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舊產品相結合搖身一變成新品類,VINCI 發佈首款智能頭機

藍寶基尼、高跟紅唇以及低音振聾的電子樂,像極了工體西路上的夜店,這就是VINCI第一代智能頭機的發佈會,VINCI創始人朱大衛從始至終幾乎沒有介紹產品,而是做了一場光怪陸離的表演秀。會後記者群訪環節,當友媒試圖詢問 VINCI 頭機與 「某半壁」 所作耳機孰優孰劣時,朱大衛數次強調其觀點 「頭機與耳機不在同一維度,是全新品類」。至於產品究竟如何,我們逐一拆解:

外觀和材質方面,VINCI 頭機的耳罩內外皆為長方形設計,並帶有上文提到的 3.2 吋 LCD 顯示屏和樹枝噴漆材質觸摸板。頭樑外側是 TR90(塑膠鈦)材質加以高光噴漆,與 Beats 耳機類似,內側為矽膠材質。頭樑可伸縮但無法折疊,但由於長方形設計可以立於桌面。產品有無線播放器功能,但也可以接線至手機、電腦。共有黑、白、黃、紅、綠、紫六色可選。
(36 氪拍攝於現場)
硬體配置上,VINCI 頭機配備 32G 內建儲存空間和 3G、WiFi 功能,可實現離線、在線收聽功能。電池容量 2100 毫安時,頭機最長待機 7 天,當觸摸屏亮屏聽歌時續航 6-8 小時。

通過頭機內置的傳感器,用戶戴上頭機無需操作即可自動播放音樂,取下後便會停止播放,不過我在第一次試用時摘下耳機後音樂並沒有停,它還不夠精準。頭機的控制集中在兩側面板上,用戶可在觸摸板通過上下、左右滑動、點擊實現音量調整、切歌、暫停或播放。

頭機配置 MTK6572 晶片並搭載基於 Android4.4 簡化而成的 ME1.0 系統。在聯網狀態下,用戶可以用語音下達選歌指令(支持中英文),在蝦米音樂、喜馬拉雅電台曲庫內容中搜索播放。設備也會自動離線一些歌曲,以便離線時收聽,LCD 屏可以在聽歌時顯示靜圖或者動畫。需要注意的是,VINCI 的播放設計更像電台,你無法在屏幕上使用像手機音樂 app 一樣的歌曲列表。

官方宣稱 VINCI 頭機可以結合 GPS、運動心率傳感器和話語感知用戶的狀態,進而推送符合其心情的音樂。不過以現有的技術來看,這種人工智能基本無法準確實現。相對現實的是根據用戶聽歌偏好和推薦算法向其推薦歌曲,不過 VINCI 頭機沒有對接蝦米音樂的系統和算法,而是自己單做。此外,兩個 VINCI 頭機用戶靠近時可以選擇聽同一首歌。

音質和聽感是難以用標準數據描述的,而朱大衛也絲毫沒介紹聲學硬體,只說 「官網上都有」、「反正都是最好的」。根據其官網介紹,產品沿用了瑞典公司的 Dirac HD Sound 音頻保真技術,ES9018K2M 晶片,OPA1612 二級運放晶片和 40mm 鈹合金真空鍍膜喇叭,官方稱實測 121dB 信噪比,120dB 動態範圍,串擾低於-125dB,失真低於-120dB。

最後,產品售價人民幣 1599 元(約合新台幣8189元),於 10月12 至 19日 發售 3000 台限量版。

其實可以明顯感覺到,VINCI 頭機的目標用戶群體並非耳機發燒友,而是追求時尚、浮誇和個性的一群年輕人。像在戴在頭上後對用戶操作毫無用處的彩色屏幕設計,明顯是用來給別人看的。而語音識別、人工智能的概念看起來也很酷(當然並不好使也還不夠智能)。鑒於頭戴耳機、藍牙耳機和頭戴 MP3 播放器產品早已成熟,這就是 VINCI 極力試圖找到的新產品定位——基於兩塊面板和 「智能」 系統的大耳機 + 播放器 + 可穿戴=頭機。至於它能否成功,我想關鍵並不在產品本身,而是能否像 Beats 一樣做好營銷、讓用戶覺得它很酷。

對於 VINCI 頭機,一言以蔽之:智能不足,浮誇有餘。但如果拋開產品本身來思考,頭機這種將一些並不新奇的技術與產品相結合,產生全新品類的做法,是不是像極了 Surface Pro 和 Surface book?也許這是我們值得借鑒的產品思維。

VINCI 創始人朱大衛曾在 MIT 輟學創業,創辦過同學網、Mobile Messenger,聯合創始人武巍畢業於北京大學材料系、麻省理工休學;另一聯合創始人寧洲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院。公司此前已拿到千萬美元左右的 A 輪融資,投資方和具體金額並未透露。

新聞出處 : 36氪原創文章,作者:暮雨

VINCI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