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手機產品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產品差異化”問題成為了擺在手機廠商面前最亟待解決的問題。有的廠商選擇提高配置,有的廠商選擇使用更先進的屏幕材質、製作工藝、機身材質等,但是很快就會發現,這些“差異化”配置在很短的時間內又會變成行業內同類型產品的“標配”,回歸同質化怪圈。
不過也有部分廠商相對比較聰明,將產品差異化的方向放在了那些比較不起眼但是用戶又會經常使用到的功能上,比如我們上次聊過的手機拍照功能,又比如我們這次將要聊的手機音訊能力。
手機音訊能力,按照側重點不同可以分為手機音質和手機音效兩個方面。
在音質方面,國內不少廠商都選擇在手機中搭載獨立音訊晶片,從而使手機的音訊輸出能力更加出色,更有甚者在其旗艦級產品中搭載了Hi-Fi級別的音訊晶片,直指傳統高端音訊播放器。vivo最新的Xplay6就搭載了來自ESS的ES9038Q2M這樣一款獨立DAC晶片。
在音效方面,同樣有許多廠商在其音樂手機產品中使用了音效技術解決方案,諸如DTS、杜比之類的音效增幅技術更是十分常見。相比通過搭載獨立音訊晶片提高音質的物理性解決方案,音效技術解決方案適用面更廣,使用成本也更加低廉。
那麼問題來了:兩種音訊解決方案都可以有效提高用戶的聽覺體驗,用戶應選擇搭載哪種解決方案的產品呢?
(這裡要向一部分童鞋解釋兩個名詞:“音質”和“音效”。音質,是指經傳輸、處理後音訊信號的保真度,客觀上主要考量失真度、頻響、信噪比、聲道分離度和平衡度等因素。音效則是指人工製造或者加強的聲音,用於增強對電影、電子遊戲、音樂或其他媒體的藝術及其他內容的聲音處理。簡單地說,音質就是聲音的質量,代表其本身的素質,越還原本質越好;音效就是Duang的一下加了特效的聲音,可以認為是一種失真後的聲音。)
在爭論增強音質與加強音效兩個方案孰優孰劣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一段音訊文件是如何從二進制代碼變成人耳聽到的音樂的:當播放音樂時,手機會先從閃存中讀取相對應的音訊文件,然後將數字信號交給DSP處理,經過處理後的數字信號會通過DAC轉化為類比信號,轉換後的類比信號再經過運放晶片放大處理後,最終輸出到後端(揚聲器/耳機等),從而被我們的聽覺所感知。
相信看了上面的一個簡易流程,很多小伙伴都明白了: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理論上更換更好的DAC和運放可以讓用戶得到更加優異的聽覺體驗。但是,考慮到獨立DAC和獨立運放晶片對於設備整體功耗及發熱的提升、“機身內狹小空間中塞入DAC、運放的同時還要降低干擾”對於廠商的設計功底要求極高、以及獨立DAC、運放帶來的成本增幅可能會導致售價上漲或者配置縮水等因素,部分廠商只能在明知獨立DAC和獨立運放可以給用戶帶來不一樣的聽覺感受的情況下忍痛放棄這個方案。
這個時候音效技術解決方案的優點就凸顯出來了:方案提供商所提供的方案相對較成熟,產品兼容性也相對較高,並且由於該方案基於軟體及驅動層面,因此無論是配備獨立音訊晶片還是沒有使用獨立音訊晶片的手機產品都可以使用該解決方案。最關鍵的是使用音效技術解決方案不會產生過高的額外成本,有利於提高產品競爭力。
舉個栗子,vivo最新推出的旗艦級手機Xplay6,就搭載了一顆來自ESS的ES9038Q2M獨立DAC晶片和三顆OPA1622獨立運放。用戶在使用Xplay6聽音樂時,音訊數據會經過獨立DAC和運放單元強化,音質方面有效得到增強,同時其系統內置的“i音樂”APP還具有“Hi-Fi”音效按鍵,用戶僅需點擊按鈕即可開啟“Hi-Fi”音效模式(開啟“Hi-Fi”音效需要先插入耳機才可開啟)。實測開啟“Hi-Fi”模式後整體音效的確有改變,低頻下潛更深,個人覺得調教風格適應音樂類型較廣,比較容易被用戶接受。
其實小編覺得,對於用戶來說,選擇哪種解決方案的產品,其實主要還是取決於用戶本身對於音樂的感受。很多用戶對於音樂的好壞並沒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界定,不少人只需要將播放軟體中的音效打開就覺得聽到了很棒的音樂(部分極端的“木”耳朵,甚至無需開啟音效,只需要打開“腦放”即可感受到絕佳的音樂體驗)。對於那些“老燒”來說,耳朵早已變得十分挑剔,在他們看來,音質棒才是真的棒,音效完全是浮雲。(“音源+前端+解碼+功放+運放+後端”的配置才是老燒們的浪漫)
雖然出於各種因素的考慮,許多廠商在提升用戶聽覺感受方面做出了這樣那樣的妥協,但是小編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廠商終究會克服各種困難為手機加入獨立音訊晶片,手機產品提升音質必然會變得越來越容易,更多的用戶能享受到更加的音訊體驗。
文章來源:iMobile手機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