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vivo Xplay 5旗艦版的開賣,Hi-Fi 3.0架構對便攜Hi-Fi播放器發起了巨大的挑戰,晶片的升級和雙聲道獨立解碼放大的概念,讓手機Hi-Fi在架構上再次走在了Hi-Fi 播放器的前面,而雙方誰更強的討論,也充斥各類發燒友平台。
從MP3 、卡片相機、視頻播放器等基礎行業,到電腦、遊戲平台、Hi-Fi 等專業領域,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們看到太多類似的案例,而在 Hi-Fi 上,手機正在一步步顛覆,並深刻的改變整個行業。
在手機 Hi-Fi 出現以前, Hi-Fi 一直就代表著複雜的系統構成、巨大的音箱系統、只能在一個精心佈置的空間內認真聆聽的場景。它在影響力僅僅在極窄眾的發燒友範圍內,尚未形成大眾消費市場。
而在手機 Hi-Fi 普及後的今天,3C 類的數碼產品市場中,“Hi-Fi” 牢牢佔據著近五年的市場熱門詞,消費者對於高品質音樂產品的需求逐年上升,在最近一年推出的一些手機產品裏,大部分都見到了 Hi-Fi 這個字眼。除了手機本身,各類便攜 Hi-Fi 播放器、高品質耳機的市場也呈幾何式增長,Hi-Fi 已成為了單反、攝像頭畫質之後消費者和廠商們最為關注的一個熱點功能和話題。這一切都是源於 2012 年,第一款 Hi-Fi 手機的發布。
移動 Hi-Fi 從何而來?
![]() |
( Hi-Fi MAN 開啟了移動隨身 Hi-Fi 播放器的時代) |
因此產品和概念的傳播僅限於追求音樂極致的發燒友們,而大量的普通消費者並沒有接觸到真正的高保真音樂設備,僅限於使用音質相對較差的的 MP3 或者普通手機聽歌。
![]() |
( vivo X1 正式開啟了手機 Hi-Fi 的時代) |
從 1.0 到 3.0 ,手機重啟了 Hi-Fi 行業
MP3 、照片、移動互聯網,手機在誕生之日起,便開始了對各種行業的革命和顛覆。從 2012 年 vivo 的第一款 Hi-Fi 手機開始,在這四年的時間裏,讓原本死氣沉沉的 Hi-Fi 行業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 |
(相比手機配件,台式機的音頻晶片都有很大的體積,對於周邊電路的要求也更高) |
對於手機來說,其實並不是簡單的找一顆優秀的 DAC 晶片塞進去就可以的,對於很多頂級的 DAC 晶片,比如多款 Hi-Fi 手機上使用的 ESS 的產品來說,雖然這些晶片擁有幾乎行業內最高的參數指標,但是對於電路的要求也一樣幾乎是行業最高,別說手機,就連很多傳統 Hi-Fi 設備,擁有巨大的體積也未必能讓自己的電路設計和周邊元器件達到晶片的要求。
![]() |
(發燒電源線廣為人知,可見電對聲音的重要性,而電也是 Hi-Fi 2.0 的精髓) |
vivo 在 Xplay 5 發布會上公佈了 Hi-Fi 3.0 標準之後,行業進入了 3.0 時代,從這之後的行業核心的就是對極致技術的進一步追求。
Hi-Fi-3.0 標準下的產品,更加符合音頻原理,採用了左右聲道獨立解碼放大的方式,相比前兩代來說,是一個完全的新時代,也期待在後期的新概念和產品還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和技術創新。
![]() |
(哪怕傳統 Hi-Fi 產品中,雙 ESS 解碼晶片也並不是常見的設計,只有頂級產品才能見到) |
手機為 Hi-Fi 行業帶來了什麼?
手機對 Hi-Fi 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除了行業先行品牌 vivo 外,Hi-Fi 甚至已經成為了幾乎所有手機品牌產品的重要賣點,在大部分手機產品的發布會上,我們都會看到 Hi-Fi 的字眼,在普通消費者範圍,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討論 Hi-Fi 和音質。
我們可以簡單看一下數據,目前 Hi-Fi 一詞的百度指數相比手機推動之前,發布之前擁有著持續的指數級的增長,而增長的關鍵節點正是 2012 年第一款 Hi-Fi 手機 vivo X1 的發布。
![]() |
(從 2012 年 11 月後,“Hi-Fi” 一詞的搜索指數顯著增長) |
![]() |
( Hi-Fi 在更多人腦中已經不是這樣的,是一個手機,或者一個小巧的播放器) |
恰恰是從 vivo X1 使用了 Hi-Fi 晶片之後,這讓音頻行業的上游晶片廠商帶來了相比傳統 Hi-Fi 行業想都不敢想的巨大訂單,而這些訂單也促使廠商不斷地推出新的更高規格、更低需求的晶片來為手機 Hi-Fi 帶來更好參數、更低功耗的新產品。而這並不是聳人聽聞,是有真實的故事的,下文的故事中的相關數字無法考證真假,但是故事的真實性是可以確定的。
![]() |
(對於手機 Hi-Fi 這件事兒來說,ESS 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最好的證明了自己) |
而因為 ESS9018 晶片對於電路以及電壓的要求非常高,經常在不久後收到廠商的諮詢郵件,大致意思都是:“你們的晶片電路電壓要求太高了,能否幫我們修改一下?” 而 ESS 給出的回應也都非常簡單:“不。”
直到有一天一個手機廠商來找他們洽談合作,手機廠商說:“我們對你的 ESS9018 晶片非常有興趣,想要和你們合作,可以嗎?” ESS 很痛快的答應了這個請求,但是很快手機廠商代表又?:“但是我們對於音頻行業的積累並不深,雖然我們請來了非常多優秀的硬體工程師,但我們也並不能保證我 們能做出達到你們要求的電路水平,並且我們的手機電池電壓本來就低於 9018 這顆晶片,而升壓可能會有一些麻煩,你們能幫助我們嗎?我們晶片需求量會值得你們這麼做的。”
ESS 不屑一顧的問你們要多少?
手機廠商代表淡定的說到:“大概幾百萬片。” 然後,ESS9018K2M 就誕生了,一個電壓需求更低參數幾乎沒有縮水的產品…… 而其實這個笑話簡單的說明了兩個情況:手機廠商擁有傳統音頻廠商無法齒及的資金量以及各方面資源;不論這個故事其中數量的真假,但是確實手機廠商已經從 ESS9018K2M 開始在帶動音頻行業的晶片發展。
而在這個訂單之後,我們看到了無數廠商也推出了類似 K2M 這樣的產品,更低的電路和供電要求,更好的參數,並且不僅僅存在於解碼晶片方面,在運放上也一樣。
並且從此之後這些上游曾經高高在上的晶片廠商開始爭先恐後的推出自己的新品,而這些新品晶片最大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對於電路和供電的要求都變得更低,但參數卻更有保障。並且我們可以看到的上游新的晶片快速增加,也是因為得到了大量的訂單和資金,讓他們擺脫了曾經依靠傳統 Hi-Fi 相對掙扎的經營模式,更多的投入到研發之中。這顯然是音頻行業上游技術的快速進步階段,而這個階段的背後,就是因為 Hi-Fi 手機。
現在在很多頂級傳統 Hi-Fi 廠商的新品中,你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當初為 Hi-Fi 手機打造的新品晶片被應用,而這些天價新品擁有的更好參數和更新的技術,其實背後一切的源頭,就來源於 vivo 在 4 年前推出 Hi-Fi 手機的決定。而當初 X1 這款開山之作對於晶片的尺寸、功耗、發熱的嚴苛要求,也給未來這段時間裏的上游廠商們開發晶片的整體思路。
而在用戶端,消費者開始體驗到真正出色的聲音表現是什麼樣子的,直接的提升了消費者音樂聆聽的品質,也間接的提高了他們對於聲音的要求。而這其中最為明顯的數據就是在最近的幾年時間中,Hi-Fi 行業整體都進入了快速的上升期,明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 Hi-Fi 產品,俺怕是前文中提到的複雜的 Hi-Fi 系統和巨大的器材。
而更靠近消費類一些的便攜 Hi-Fi 播放器更是銷量大增。而在京東、淘寶、天貓商城的數據來看,耳機產品的熱賣價格也得到了翻倍的提升,曾經銷量排名中最高的耳機永遠是幾十元甚至十幾元的產品,而現在,賣的最火的成為了人民幣 300-600 元價位的產品,並且千元價位的產品也得到了巨大的銷量提升,而入門級的低價位產品反而銷量大大的下降。
結語
對於手機行業而言,這些年對於 Hi-Fi 行業的影響毋庸置疑,而每年在 Hi-Fi 方面手機行業也都在迅速的發展著,而隨著 vivo 這樣的領軍者;小米、魅族這樣的粉絲群巨大的品牌;樂視這樣敢於吃螃蟹的品牌的推動下,手機 Hi-Fi 一定依然會是手機行業的一大亮點,隨身 Hi-Fi 行業目前品牌雜亂,也許我們期待多年的洗牌者,不是他們自己,而是 Hi-Fi 手機。
新聞來源: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