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現如今的智慧手機已覆蓋到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再侷限於實現通訊功能,我們還能用它來滿足辦公、娛樂等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手機圈中更是湧現出諸多主打某一細分市場的機型。比如說其中的遊戲手機,其便是針對提升遊戲體驗而誕生的細分產物。那麼,遊戲手機相較於普通手機具體又有何區別呢?下面我們不妨就以近期大火的ROG遊戲手機5為例,一同來分析一番吧。
首先,最為顯著的區別,則莫過於在配置堆料上了。為了獲得更為極致的性能,ROG遊戲手機5搭載了高通旗艦驍龍888處理器,並輔以UFS3.1 ROM和LPDRR5運存,特別是其中的ROG遊戲手機5 幻影更是配備了當前行業中獨一無二的18GB超大記憶體。強悍的硬體堆料,足以確保ROG遊戲手機5在各大性能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在螢幕方面,ROG遊戲手機5配備的是一塊三星訂製的高品質AMOLED電競屏,支援144Hz螢幕更新率、300Hz原生觸控採樣率以及HDR10+認證等等。相較於目前市場的普通旗艦,大多僅支援120Hz更新率以及240Hz觸控採樣率,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觸控跟手性方面,ROG遊戲手機5都保有一定的優勢,能夠為玩家打造出沉浸感更強的遊戲體驗。當然了,除了有著更豐富強勁的硬體堆料之外,ROG遊戲手機5在一些細節功能上也有著不少亮點優勢。比如說,為了控制成本和節省手機內部空間,目前市面上的很多友商旗艦都已取消了3.5mm耳機口,而ROG遊戲手機5卻表現得像是一個"異類",不僅保留了3.5mm音訊插孔,而且還採用了航行業頂尖的HyperStreamII QUAD DAC架構,並集成了G類ESS Sabre耳機放大器。要知道的是,目前世界上一些價格高昂的耳機DAC放大器也僅使用了ESS。而且ROG遊戲手機5還通過了Hi-Res Audio(HRA)認證,可以處理並播放放24-bit/96kHz或24-bit/192kHz的高解析音訊文件,呈現出高清無損的音質效果。可見,為滿足HiFi愛好者的需求,ROG遊戲手機5確實是下足了功夫。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
2021年5月6日 星期四
Arcam SA30 評測
評測者 : Marcin Gałuszka | 04/06/2021
Arcam設計師的最新技術和才華催生了“智慧綜合擴大機” SA30。
EISA(歐洲聲音和圖像協會)在此之前從未頒過Arcam的Hi-Fi類獎項。如果我沒有遺漏,那麼在1998/1999賽季,當Alpha 10型號被授予年度功率擴大機稱號時,此英國品牌僅獲得過一次這樣的殊榮(編按:當時無Hi-Fi分類)。21年後,SA30從新產品中整合了出來。 HDA系列也是如此。做出選擇的方式如下:Arcam通過其旗艦機整入了多合一串流媒體。
在優雅且經過精心設計的外殼下,根據公司的配方準備了G級放大器,該放大器將精緻與力量相結合,並伴隨著數位技術的飛速發展。擴大機串流傳輸並允許您幾乎連接任何音源,從電視到唱盤,而Dirac的空間校正技術借助個人電腦和隨附的麥克風可以使您優化聲音。這不僅是一項技術巡迴賽,而且是一款出色的擴大機:在為設備添加新功能的同時,Arcam並沒有忘記其核心功能。”
結構和功能
如果我不同意上面的描述,那將是最瑣碎的事情:我不太喜歡HDA系列設備的外觀,實際上這是將FMJ系列中已知的設計與產品組合在一起的嘗試。 r系列小型設備的外觀。我認為較舊的系列現在只有一個代表,即AVR390接收機,在我看來更為優雅。顯然,這是一種口味問題,但是我想念綠色的螢幕和小的圓形按鈕,包括一個整潔的開關,現在已被直徑為2公分的按鈕所代替。
儘管如此,三個新的Arcam擴大機中的SA30是最好的,因為它比SA10和SA20略高。此外,這些設備的前面板看起來幾乎是相同的:左側有一個大的(很不幸的是塑料的)旋鈕,中間是一個螢幕(呈淺藍色的點陣),在其下方有一排長方形的“可觸擊的”按鈕(在SA30中為:選單,輸入-、輸入+、DIRAC、靜音、資訊、DIRECT(類比直接)、顯示和平衡),以及在右側的上述(也是塑料的)開關。它以型號銘牌、兩個3.5mm的插孔(用於耳機和外部播放器)和可以在設置中關閉的變色狀態LED進行環繞(黑暗模式)。
儘管揚聲器端子是單端的,但後部看起來還是“Arcam形狀”(這也是所有新型HDA擴大機的功能之一)。除了類比輸入(CD、PVR、STB、Phono MM和Phono MC)和前級擴大機輸出(Pre-Out)之外,數位輸入還引起注意:兩個“光纖”(稱為Sat和Game)和兩個“同軸” (AV和BD)。這些連接器還配有以下插槽:網路、USB-A、ARC/eARC、兩個Wi-Fi天線、RS232、兩針電源、唱盤的GND螺釘以及微型USB(可能在將來) ( 即更新韌體後,其功能將類似於典型的USB-B)。
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JBL SYNTHESIS PRE/PRO和AVR面向系統構建者推出
不再需要購買整個JBL Synthesis系統來使用它們。這些組件將通過JBL Synthesis經銷商提供。
SDP-55和SDR-35平台基於ARCAM AV40處理器和AVR30,但已由Harman工程師以重要方式進行了升級。儘管連接性基本相同,但SDP-55和SDR-35使用升級24bit/192kHz ESS Sabre 9028 Pro DAC(代替9026),THD+N失真噪聲指標每聲道降低7db。
這些降低的失真水平被各種尖端的16聲道音訊技術所利用,包括Harman獨有的Logic 16處理。這種專有的上混音器源於Lexicon的商標Logic 7模式。
Logic 16可以從任何來源(從單聲道以上)提供增強的3D真實感。
SDP-55和SDR-35還提供了通過安裝旗艦級"Multi Sub" DIRAC Live低音控制(向ARCAM所有者提供的額外費用)來升級系統的低頻性能的機會。它使用機器學習和AI來快速確定多個低音揚聲器的理想設置,並可以自動應用濾波器,從而大大簡化了原本可能需要幾天才能完成的過程。
這些JBL Synthesis機型配備了Dante IP網路功能,可通過乙太網將未壓縮的AV發送到兼容的系統組件。在涉及較長距離的多個輸入和輸出的大規模住宅AV網路外部,對於電影院系統製造商而言,最明顯的應用是在SDP-55與兼容的Synthesis SDA-7120 7聲道和SDA-2200之間使用廉價的CAT電纜。2聲道G類放大器,而不是價格昂貴的傳統互連。
其他功能包括16聲道Dolby ATMOS、DTS:X、Auro 3D、IMAX增強的音訊模式,並通過HDMI 2.0b輸入支持Dolby Vision、HLG、HDR10、HDR10+和3D視訊格式。
這些品牌平台還共享G級電源規格(SDR-35 / AVR30)、Wi-Fi和乙太網、RS232和IR控制連接,Google Cast/UPnP功能、Roon Ready狀態、藍牙aptX HD和Harman Luxury MusicLife應用程序。
JBL Synthesis SDP-55預/處理器的零售價為5000英鎊,JBL Synthesis SDR-35 AVR的零售價為6000英鎊。
新聞來源:INSIDE CI
2021年3月28日 星期日
2021年3月20日 星期六
JBL Synthesis SDR-35 影音擴大機評測
![]() |
Tony O'Brien對他曾經評測過的最出色的AV接收機之一進行了試聽…… |
JBL Synthesis
SDR-35 AV收音擴大機
建議零售價$14,999澳元
James B Lansing 於1946年開始生產揚聲器,其餘的,正如他們所說的,已經成為歷史。JBL現在在專業音訊和商業電影中無處不在,並獲得了很多榮譽,其中包括早期的影院揚聲器和Woodstock。其中大部分是在Harman國際的指導下進行的,Harman國際在1969年收購了JBL。該公司的產品組合包括Infinity、Lexicon、Mark Levinson、Revel和Arcam。Harman還負責圍繞揚聲器和室內聲學進行大量研究。它對使用多個重低音揚聲器的研究已成為行業標準。JBL是在其奢侈品組合中發現的更有趣的公司之一。與其他品牌不同,JBL在幾個地方都發揮著作用,這種獨特的標誌同樣可能出現在入門級揚聲器上,就像出現在一些可以買到的最好的揚聲器和電子產品上一樣。實際上,其豪華的Synthesis系列產品融合了揚聲器、處理器、擴大機以及最近的公司首款AVR擴大機 - 您在此處看到的高階SDR-35。
具有16個聲道的環繞聲解決方案,其中以7個聲道放大為標準配置,這確實非常有用。您需要外部擴大機來獲得全部聲道數,為此JBL建議使用Synthesis SDA-7120七聲道合成器和SDA-2200兩聲道擴大機。
2021年3月19日 星期五
自帶音場校訂 蝸居兩聲道靚聲方案 – NAD M10 網路串流擴音機實試【兩聲道評測】
NAD 早年已十分積極開發擁有網絡音樂串流功能的擴音機產品,經典作如「Master系列」 M32 亦可透過 BluOS MDC 模組追加串流網路功能。而其 NAD M10 則近期的網絡串流擴音機焦點,自帶網絡功能及預載 BluOS 系統,支援多房間(Multi-Room)功能,配套全面,主打對音質有要求中高階兩聲道玩家。值得留意是 M10 為品牌頂級型號 Master 系列一員,體積小巧,且價錢維持在兩萬初,對於打算為播放硬件升級、又想將玩樂空間作進一步濃縮的進階玩家,此部 M10 可謂是度身訂造之選。而評測當日我地更邀得人稱「雅詠女神」 Yui Mak 及技術專員 Wingo Wong 同大家分享呢部 M10 的最佳玩法和設定小心得。
搭載 ESS 高階 DAC 處理晶片 Hypex Ncore D 類放大模組
NAD M10 採用 ESS 高階 32bit DAC 晶片 ES9028Q2M 作訊號轉換,以 Hypex Ncore D 類(Class-D)放大模組為輸出框架,擁有高動態、低失真及低噪訊聲音特性。外觀上 M10 體積較一個高身波鞋盒子相若,機頂及面板部分用上 Gorilla Glass 強化玻璃物料製作,擁有抗刮特性。大家可直接利用其彩色 LED 觸控面板作設定、揀歌及得知當前狀態。串流功能上 M10 內至 WiFi 及藍牙接駁。當接駁網絡後,此機可支援各式串流音樂服務,當包括網路收音機 TuneIn 、串流音樂程式如 Tidal、Spotify 及 KKBox 等。經簡單設定後,M10 能直接存取 NAS 或電腦内音樂庫存,能讀取 MP3、AAC、WMA、OGG、WMA-L、 ALAC、OPUS、MQA、FLAC、 AIFF 及 WAV 等各式。比較特別是 M10 整合了 ARC 功能,能簡易將電視内的音效訊號回傳至系統作播放,輕易打造兩聲道影院組合。
![]() |
機頂及面板部分用上 Gorilla Glass 強化玻璃物料製作,擁有抗刮特性。 |
![]() |
M10 整合 ARC 功能,能簡易將電視内的音效訊號回傳至系統作播放,輕易打造兩聲道影院組合。 |
2021年3月14日 星期日
2021年3月13日 星期六
ASUS ROG Phone 5 主打高音質?耳機孔音質實測
不過除了玩遊戲很震撼外,華碩這次可說是幫耳機孔留了小彩蛋,跟 LG 旗艦手機一樣塞入獨立 DAC 來強化音質,我們就來帶大家看看,ROG Phone 5 在聽音樂這塊的表現究竟如何!
俗話說靈芝的好壞在於多醣體,耳機孔的好壞在於 DAC (數位類比轉換器),DAC 的等級很大程度影響了音質的好壞,無論是耳機孔還是喇叭。一般手機廠商會選用處理器的集成方案,像高通 S888 就有配套的 DAC 可供挑選,但這種集成方案的效果通常就是普普通通啦。
而華碩這次選用的獨立 DAC,是來自 ESS 的 Sabre Quad DAC,ES9280AC Pro,像之前 LG 的 G、V 系列也都是用 ESS DAC,使音質達到一定的水準,另外很多高階播放器、外接 DAC 也都超愛 ESS,那其他主打 Hi-Fi 的手機廠商可能也會選擇 Cirrus Logic 或 AKM,目的都一樣是要獲得更好的聲音。
硬體堆料重要,調音跟軟體層面也不能少!華碩一直都有自己的音效團隊,這次更找了 Dirac
合作來進行校正並減少失真。
Dirac 的調整被整合到音效魔術師裡面,所以這次就不要把它給停用了喔。
實際聽起來,ROG Phone 5 的音樂表現確實有比一般手機還要好,調音中性,如果說 LG V60 是比較飽滿的感覺,ROG Phone 5 則是比較冷靜,它靠著 ES9280AC Pro 的幫助能榨出許多音樂的細節,但又不會覺得太過解析,適合搭配有一定水準的隨身耳機來使用,鐵三角、Sony 的隨身耳罩也沒什麼問題。
整體來說它的聲音在 Hi-Fi 手機中肯定是前段班,也很接近外接小尾巴的表現,就是音場上沒特別突出,對於想要在外欣賞好音樂,又不想綑綁一些土製炸彈的人來說,ROG Phone 5 其實滿稱職的。
在電競手機開始軍備競賽的情況下,ROG Phone 5 全系靠著 ESS 獨立 DAC 去著墨音質這塊,確實可以做出差異化,或許也能幫助他們接觸到不同以往的客群,而對注重音質的消費者來說,想要有高通 S888 旗艦性能加上獨立 DAC 的話,ROG Phone 5 也是目前在台灣僅有的選擇!
文章來源:ePrice 作者:數位宇宙
2021年3月12日 星期五
華碩的 ROG Phone 5 聚焦在遊戲玩家的音質體驗上(更新:港台上市資訊)
新一代遊戲手機中擠出了空間放入更大的音腔。
自從 ROG Phone 3 推出以來,才過了短短 7 個多月的時間,但華碩已經準備好帶來次世代的款式,並加入 Qualcomm 的 Snapdragon 888 處理器的陣容了。最新的機種取名「ROG Phone 5」,跳過了忌諱的 4,雖然說在外觀上與前代相去不遠,在內部它則是完全重新設計,帶來更好的散熱、重量分佈與音質表現。不僅如此,在 ROG Phone 5 之上還會再多兩款高機種,分別為 ROG Phone 5 Pro,還有限量的 ROG Phone 5 Ultimate,後者的記憶體多達 18GB 呢。
三款機種除了都採用前述的 Snapdragon 888 處理器之外,也使用相同的 6.78 吋 Samsung E4 AMOLED 面板,具備與前代相同的 144Hz 更新率,但稍微拉長到了 2,448 x 1,080 的解析度,並有著 300Hz 的觸控採樣率,讓你在遊戲中的反應和準確性更具優勢。華碩表示目前已有超過 200 款遊戲支援 144Hz 的更新率,大多是動作類遊戲的樣子。
華碩稱這片面板也比前代亮了 23%(達到 800 nits),但更厲害的是它在低亮度的一端也能低到 5 nits,還不會影響暗部的顯色。這塊面板並且覆蓋了 111% 的 DCI-P3 色域、150.89% 的 sRGB 色域、Delta-E 小於 1 的色準,及 HDR10+ 支援,而在面板底下還依然內藏了光學指紋閱讀器呢。不過,這塊面板的四角比之前要來得圓,在少數遊戲中可能會有介面元素被切到的情況。如果遊戲支援螢幕比例的調整的話也還好,不然可能會影響一些遊戲的體驗了。
另一個獲得更新的,是 ROG Phone 5 的超音波板機鍵。新的 AirTrigger 5 不僅有更多感應器(由 7 個增至 9 個)來增加靈敏度和準確性,而且現在也更靠近手機邊緣,來方便手小的用戶使用。和之前一樣,兩邊的 AirTrigger 都支援觸碰、滑動(橫直兩向皆可)、長按(等同於連發)和分割,給予玩家相當大的客製化自由度。
大部份現代的手機的內部佈局,多為一片 L 形的主板,並將 CPU 放在接近上側,但華碩設法將 Snapdragon 888 放到了手機中間,如此一來橫向雙手握持時,就可以避開發熱最嚴重的部份。之所以能如此,主要是拜採用 MMT(Middle Middle Tab)技術的高密度電池所賜,這電池讓 ROG Phone 5 在保有了 6,000mAh 的大電量的同時,還能將電池拆成上下兩半,讓 CPU 可以放到中間。這麼做也有著額外的好處 — 拆成兩半的電池可以帶來更佳的重量平衡與充電時間發熱控制,據華碩的數據,使用內建的 65W 充電器可以降低溫度 3 度,而使用 30W 充電的話,更是可以降低達 7 度之多呢。
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華碩 ROG Phone 5 登場獲好評!網友力推 2 大升級最有感
文/記者黃肇祥
(圖/記者劉惠琴攝)
華碩正式發表今年首款旗艦手機 ROG Phone 5,瞄準手遊玩家,這一代不僅推出 3 款機型,更以全面進化的規格獲得好評,普遍認為螢幕、耳機孔是最有感的是 2 點升級。
過去幾代華碩 ROG Phone 皆是使用中國天馬生產的螢幕,本次不僅是從 LCD 升級至 OLED 面板,更是採用三星提供的 AMOLED,在顏色呈現與品質上都更受消費者喜愛。除此之外,ROG Phone 5 螢幕支援 144Hz 刷新率、300Hz 觸控更新率、Delta E<1 色彩等級等規格,皆優於前一代。
上一代 ROG Phone 3 移除了 3.5mm 耳機孔,改藉由外接風扇提供,遭到不少玩家吐槽,由於藍牙會有延遲問題,對於重度手遊玩家、音樂節奏遊戲愛好者來說,有線耳機仍是最佳選擇。華碩不僅是讓 3.5mm 耳機孔回歸 ROG Phone 5,還加入 ESS DAC 晶片,強調遊戲時的音效體驗。
不少網友認為,規格全面提升價格卻沒有調整,華碩定價相當有誠意,卻亦有人擔憂,高通 S888 晶片在長期遊玩的效能表現,根據眾多外媒、3C 達人實測,S888 在長時間高效運轉後,可能會有效能輸出不穩定的現象。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華碩 ROG Phone 5 三機型發表,三星 OLED 面板、 ESS 音效、最大 18GB RAM 的頂級電競手機
![]() |
▲三種機型的國際定價 |
![]() |
▲ ROG Phone Pro 為點陣風電競之眼、 ROG Phone 5 Pro 、 ROG Phone 5 Ultimate 為 ROG Vision 點陣營幕 |
![]() |
▲ ROG Phone 5 首度在產品線提供白色機型 |
![]() |
▲多功能擴充埠連接器修改,無法相容前一代的 AeroActive Cooler 、 TwinView Dock 與 Desktop Dock |
![]() |
▲雖不相容舊款 Desktop Dock ,但可透過 USB Type-C 外接顯示輸出 |
相較 ROG Phone 3 在外觀、內部都有相當大的變化,不過也由於側邊擴充埠介面更改,包括 TwinView Dock 跟 Desktop Dock 等配件無法沿用,同時華碩也未因應 ROG Phone 5 推出雙顯示配件,不過若有外接輸出需求,仍可透過 USB Type-C 介面的 HUB 擴充 HDMI 輸出與 USB 介面。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迎家音響引進 NAD 新一代串流 DAC 擴大機 M33 ,支援豐富串流生態並提供 200W 大功率輸出
NAD M33 串流 DAC 擴大機建議售價為 23.8 萬台幣
▲ BluOS 系統提供對業界廣泛串流服務、區域串流規範的支援M33 同樣搭載 BlueOS 作為串流系統架構,除了可透過手機遠端操作外,亦可透過彩色液晶面板控制,本身使用支援 32bit-384kHz 的 ESS Sabre DAC 晶片,不過最重要的是藉由 HybridDigital Purifi Eigentakt 的 D 類擴大技術可帶來每聲道達 200W 的功率輸出。
▲ M33 具備 6 組數位輸入與 3 組類比輸入,可作為與既有家用設備整合的 DACBluOS 系統當前具備豐富的生態支援,除了提供遠端控制以外,可整合包括亞馬遜 Alexa 、 Google Assistant ,也支援 AirPlay 2 與 Siri 語音指令,同時能夠整合到智慧家居系統,也提供對當前業界廣泛的 20 幾種訂閱與免費串流服務的支援性,此外還提供透過 aptX HD 藍牙的無線輸入功能,對於既有設備, M33 還提供六組數位與三組類比輸入,其中也包括 MM 唱盤輸入。
▲音響論壇總編輯劉漢盛強調 M33 兼具支援串流服務的便利性與優秀的擴大機功能此外除了大功率的 200W 輸出外, M33 提供 Dirac 空間校正技術,能夠針對揚聲器、房間的空間以麥克風進行校正,能夠進一步發揮揚聲器與空間的音質表現。雖然耳機擴大並非 M33 主打機能,不過 M33 仍提供一組獨立線路的 6.3mm 單端耳機擴大輸出,採用高電壓與低輸出阻抗設定,輸出阻抗為 2.2 歐姆,搭配 32 歐姆耳機可輸出 100mW 功率,強調足以驅動平面振膜與高阻抗的專業耳機。
新聞來源:癮科技
2020年12月2日 星期三
評測:NAD Masters M33 綜合擴大機是最先進的多合一聲音系統
NAD Masters M33,它可能是高階音訊中最完善的兩聲道綜合擴大機。這是因為M33不僅僅是綜合式擴大機。實際上,它取代了六個組件:音樂串流、DAC、唱頭放大器、前級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耳機放大器。它是如此的通用和簡單,以至於那個人們只需要添加揚聲器並擁有最先進的音響系統,就很難對其進行改進。
M33的功能非凡,極大地提升了其前身M32機型(我已經使用了好幾年)。最顯著的改進是公式中的放大器部分。具體地說,HybridDigital Purifi Eigentakt放大技術是一項具有革命性意義的D類技術(Eigentakt在德語中是“self-clocking”,意思為"自帶Clock"),無論頻率或負載如何,其產生的失真都非常低。
通過將每聲道8歐姆阻抗的200瓦功率,M33可以驅動任何揚聲器。這種冷運行的多合一組件也是功能齊全的前級擴大機,具有兩個輸出,用於運行外接重低音揚聲器。在極簡的線性前級擴大機時代,它同時包括動磁和動圈唱頭放大器舞台,從而逆轉了這種趨勢。
似乎還不夠,M33集成了具有MQA處理功能的出色DAC。每個聲道使用一個ESS 9028 Sabre DAC晶片,它與許多獨立的DAC緊密相連。但是串流功能是擴展規模的關鍵。NAD的無線BluOS技術可以使用平板電腦或智慧手機訪問本地音樂庫和串流媒體服務,並且M33可成為命令中心,可以與其他房間的其他NAD BluOS設備同步,以提供無線、全屋音訊(如果願意的話)。內置的分立式耳機放大器能夠驅動甚至平面和高阻抗的耳機,這對耳機用戶來說是一個額外的驚喜。
有些組件看上去和感覺就像錢。M33重約40磅,採用光滑的鋁製底盤、精美加工、並配有黑色玻璃觸控螢幕和單個大旋鈕(用於調節音量),害怕螢幕留下太多指紋的使用者還可以使用全面的遙控器並遠距離欣賞M33。
對於整齊的兩系統組合,請將NAD Masters M33與NAD Masters 50.2數位音樂播放器配對,有著獨角獸號稱的該組件不僅包含2TB的硬碟儲存,而且還包含CD轉檔器,還可以用作CD播放的傳輸器。可以用一根AES / EBU電纜將M50.2連接到M33的數位輸入。
它的多合一功能和實惠的價格使M33成為甚至在打開電源開關之前的最佳推薦。但是,它的性能使M33從強烈推薦變成了十足地“你不買這個就瘋了!” 那麼,聽起來如何?數位放大先驅Bruno Putzeys的開拓性放大器設計可能是音訊領域(當然可以說是D類)中最具革命性的最新進展。
M33的前身M32使用Ncore(Hypex)技術,但M33全面改進,提供了更加清晰、有力的低音,並以其明亮的中頻聲音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沒有通常與數位放大相關的鋸齒泛音。用於評測的揚聲器是Harbeth 40.2,該組件與性能不佳的電子產品搭配使用時不會受到愚弄(除了該所有者)。使用M33,所有聲音接觸點都可以實現空氣感和空間感、即時性、自然溫暖和猛擊低音。
M33的空間音效增加了Dirac Live進行的空間數位校正帶來的切實改進。該均衡軟體可分析揚聲器的輸出和聆聽空間的聲學效果,以優化性能並消除聲音染色,同時增強清晰度,聚焦聲音舞台並提供更深、更緊湊的低音。用戶下載Dirac軟體,然後將M33隨附的麥克風插入後面板,以通過一系列將20 Hz至500 Hz的響應校正的測試脈衝音來測量各種房間位置的揚聲器輸出。更高級的Dirac Live Full(價格為99美元)可達到最高八度音階(20k Hz)優化性能,儘管從超低音到中頻是它發生魔力的關鍵頻段。這甚至證明生活中有時最好的東西是免費的。
比NAD Masters M33更好的系統所需的成本要高出許多。實際上,M33的聲音表現、全功能的靈活性和完美的製造質量令人印象深刻,以至於20,000美元的價格似乎並不離譜。M33的售價為4,999美元與部件本身一樣神奇。
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
新的NAD Masters系列採用革命性的D類放大器技術
![]() |
NAD Bruno Putzeys M28 擴大機 |
- 產品名稱:M28七聲道功率擴大機和M33立體聲綜合串流擴大機
- 製造商:NAD
- 評審日期:2020年9月18日04:00
- 建議零售價:$4,999-M28,$4,999-M33
- 第一印象:得擁有它!
技術指標
NAD M33立體聲綜合串流擴大機
- 輸出功率:> 200 W進入8歐姆,> 380 W進入4歐姆,兩個聲道均被驅動時
- 頻率響應:±0.2 dB(20 Hz -20 kHz)
- 總諧波失真(20 Hz -20 kHz):<0.003%(1W至200 W,8歐姆和4歐姆)
- 尺寸(闊x高x深):17 1/8 x 5 1/4 x 15 5/8 英吋
- 重量:21.4磅
NAD M28七聲道功率擴大機
- 輸出功率:> 200 W進入8歐姆,> 340 W進入4歐姆,所有聲道均被驅動時
- 頻率響應:±0.1 dB(參考20 Hz-20 kHz)
- 總諧波失真(20 Hz – 20 kHz):≤0.003%
- 尺寸(闊x高x深):17 3/16 x 6 3/16 x 15 英吋
- 重量:46.7磅
總覽
NAD剛剛推出了兩種新產品,以更新該品牌的Masters系列。M33立體聲綜合串流擴大機(4,999美元)和M28七聲道功率擴大機(也是4,999美元)均採用了D類專家Bruno Putzeys設計的尖端放大器技術。Purifi “Eigentakt”(自計時)放大器模組是對以前NAD混合數位放大器設計中使用的Hypex NCore技術的改進,並且是向前發展的飛躍。據報導,通過考慮反饋環路中輸出濾波器的先前未知效應,Eigentakt電路使放大器的響應與揚聲器負載和音量無關。這是一個複雜的設計,但是可以期待像Bruno這樣的技術專家。
多年來,我們很幸運地讓Putzeys先生通過許多有見地的文章與Audioholics社群分享了他的一些知識,包括最近關於放大器設計中的負反饋的文章。但是,即使您沒有跟上他對Audioholics的貢獻,您幾乎肯定會對Bruno的作品所產生的某些產品熟悉。早在2001年,Putzeys在比利時的飛利浦應用技術公司工作時,設計了緊湊的UcD(通用D類)放大器模組,該模組成為業內使用最廣泛的D類放大器。幾年後,他在UcD平台上開發了發燒友最喜歡的Hypex NCore放大器,並進行了許多改進,包括更好的負載獨立性,更低的失真和更低的輸出阻抗。在其產品中使用了這些設計的音訊製造商的名單聽起來像是名副其實的高階音訊名人堂,包括NAD、ATI、Yamaha、Marantz、Bowers&Wilkins、Meridian、Bel Canto、Rogue Audio、Mola Mola、Jeff Rowland設計小組、Theta Digital和Kharma - 這些只是一部份
2014年,Putzeys和他的業界資深人士Lars Risbo和Peter Lyngdorf在丹麥成立了一家名為Purifi的新公司,致力於“開發和驗證精確的數學模型來解決類比和數位聲音再現中的問題。”Purifi推出的第一個商業產品是上述的Eigentakt放大器模組,該公司將其描述為“多年研究的結果……D類放大器的自振盪行為,其算法在應用於控制迴路時可以改善現有設計數量級或更多。”Purifi聲稱,無論技術或類別如何,Eigentakt電路均優於任何現有放大器,“在所有頻率和功率水準下,THD和IMD的測量表現均低於0.00017%,在所有負載條件下,音訊頻帶的頻率響應都保持在+/- 0.01 dB之內。”NAD是最早獲得Purifi許可的超靜音放大器模組的主流音訊製造商之一,但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個。
Eigentakt技術是獨特的。採用該技術的放大器將對揚聲器的負載、音量和信號含量無動於衷,從而可以忽略不計THD和IMD的水平,並且具有非常清晰的削波特性。
— Bruno Putzeys
新NAD!
![]() |
NAD M33 Masters |
新型NAD M33是一款強大的綜合擴大機,每聲道8Ω的最小功率為200瓦,而4Ω聲道的最小功率為380瓦。由於採用了高功率、低噪聲的Purifi Eigentakt放大器設計,M33應該適合驅動從高靈敏度號角到極耗電流的Magnepans的所有器件。NAD聲稱M33的測量性能“ 甚至超過了可用的最敏感和最複雜的測試設備的能力。”根據NAD的說法,儘管在紙上令人印象深刻,但這種可衡量的表現在現實世界中轉化為驚人的細節和透明度,但沒有聽者疲勞。M33被描述為聽起來自然而輕鬆,提供了“音樂流暢,具有驚人的空間輪廓和自然的氛圍恢復”。”除了出色的聲音,M33還提供了詳盡的功能列表,包括7英吋的大猩猩玻璃觸控螢幕,帶有Apple AirPlay 2和aptX HD藍牙的BluOS多房間串流媒體播放,具有完整MQA解碼功能的32bit ESS 9028 Sabre DAC。以及Dirac房間校正功能(最多可設定5個配置文件)。M33唯一缺少的流行功能是Roon Ready認證,儘管這可能會在將來的韌體更新中出現。像許多其他NAD產品一樣,M33利用公司的MDC(模組化設計構造)方案,通過兩個MDC擴展槽來避免將來被淘汰的風險,這使用戶可以在可用時添加新功能和新技術,甚至產品推出多年後。在發佈時,M33擁有6個數位輸入(包括HDMI eARC)和3個類比輸入,包括平衡的XLR輸入和專用唱機輸入,可同時容納動磁和動圈式唱頭。除了兩對高質量的接線柱,M33還具有兩個獨立的重低音揚聲器輸出,具有完全可配置的數位分頻器,並與Dirac的高級低音管理系統相容。NAD表示,M33可與所有領先的智慧家居系統配合使用,包括Crestron、Control4、Lutron、KNX和其他許多智慧家居系統。
NAD Masters M33是傳統意義上的真正先進的發燒級擴大機,但有明顯的不同:同時,它完全滿足了現代世界的需求,其中大部分音樂通過Internet傳輸整個錄製音樂目錄隨時可供您使用。這顯然是一個很棒的便利。然後,M33在多房間音訊系統中分發音樂的能力增加了更多的樂趣、簡單性和價值。
— NAD產品經理 Cas Oostvogel
雖然兩聲道的音樂迷會偏向於M33,但家庭影院發燒友可能會對新型M28七聲道功率擴大機更感興趣,保守地說,它的額定功率為每聲道8Ω至少200瓦,4Ω時每聲道340瓦 ,在所有聲道均驅動時。M28中使用的Purifi Eigentakt模組使其THD額定值僅為0.003%,同時具有高信噪比和高阻尼係數。NAD將M28描述為公司歷史上最強大的擴大機,具有“跟隨電影和音樂中複雜的動態峰值”的功能,使“從壓鼓框到小行星爆炸的一切聲音”的真實感增強。
NAD一直以來都以出色的發燒擴大機而著稱,它們的重量超過了其重量,M28達到了參考水準。使用Purifi Eigentakt技術,M28可以提供巨大的功率和聲音質量,必須經歷才能充分欣賞。更好的是,NAD工程師設法以比傳統技術更低的成本提供了所有這些性能。
— NAD產品經理 Cas Oostvogel
![]() |
1ET400A Purifi放大器模組在各種負載條件下的頻率響應 |
據NAD稱,Purifi Eigentakt放大器設計為M28提供了優於其他解決方案的一些明顯優勢。首先,它使放大器本質上“不受其所施加的揚聲器負載的影響,無論揚聲器的阻抗如何,都可保持相同寬大和均勻的頻率響應,並同時提供高電流能力。”即使在放大器被驅動成削波的情況下(極不可能),M28的獨特聲音特性也得以保留。與許多D類放大器在這種情況下會變得不穩定不同,Eigentakt電路表現出“非常類似於類比的行為……類似於對性能良好的傳統A/B類放大器進行即時恢復的良性削波方式。”功率放大器的功能列表永遠不會讓任何人讚嘆,但是M28確實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功能。它提供了用於所有七個聲道的平衡和單端線路輸入,以及帶有“特殊界面電子設施”的鎖定XLR連接器,據報導,這種電纜可以實現較長的電纜傳輸而不會產生噪聲或信號損失。該擴大機在低阻抗下穩定,因此可與各種揚聲器一起使用,包括額定值為4Ω的揚聲器。最後,NAD說,從令人驚訝的緊湊鋁製底盤到堅如磐石的接線柱,M28具有極高的建造品質。
多年來,由Greg Stidsen、Taresh Vadgama以及包括已故的Bjorn Erik Edvardsen在內的NAD設計團隊與Bruno、Lars和Peter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顯然,我們所有人都對音訊卓越擁有相同的承諾,因此NAD能夠為採用Purifi一流的技術而站在最前沿感到高興和自豪。
— NAD母公司Lenbrook集團CEO, Gordon Simmonds
結論
NAD M28擴大機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NAD和其他高階品牌的更多新產品都採用了這項新的放大器技術。Bruno Putzeys和他在Purifi的團隊採用了一種有趣而有條理的方法來解決他們所謂的“音訊放大器的最後剩餘限制”。通過找出並糾正表面上看似微不足道的放大器性能缺陷,Purifi的目標是在整體音質上產生巨大的變化。該公司通過卓越的技術性能實現音訊完美的使命可能並不獨特,但是Purifi的Eigentakt模組確實看起來像是真正的交易,而且考慮到Bruno Putzeys的以往成績,它已經做好準備成為D類放大中的下一個重要事物。
文章來源:Audioholics
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評測:突破開創性的 NAD M33
- 功能強大,幾乎可以控制任何東西
- Dirac,包括2.1聲道校正
- 通過BluOS和AirPlay 2提供非常完整的串流媒體和多房間選項
- 透明且受控
- 萬能箱
- 價格範圍較高
- Dirac的門檻比較高
2020年7月22日 星期三
NAD發布旗艦產品Masters M33串流式DAC擴大機
![]() |
Master M33串流式DAC/擴大機在2020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首次亮相 |
![]() |
M33的核心是32bit/384kHz ESS Sabre DAC,它被認為是首個採用Purifi超低噪聲放大技術的放大器,內置BluOS多房間平台,並帶有Dirac空間校正技術 |
2020年4月17日 星期五
AudioControl推出新的X系列接收器和前級擴大機/處理器
製造商:AudioControl
美金售價:$6,600-Concert XR-8接收器、$4,600-Concert XR-6接收器、$3,600-Concert XR-4接收器、$6,600-Maestro X7前級擴大機/處理器、$9,600-Maestro X9前級擴大機/處理器
第一印象:十分酷
總覽
這些天肯定是好消息,所以我很高興聽到西雅圖的A/V專家AudioControl現在正在發售其新的X系列Concert A/V接收器和X系列Maestro前級擴大機/處理器。該公司首次一起推出的三種新型接收機與一對高階前級/專業機種,在去年九月 2019 CEDIA博覽會中,在Audioholics創始人Gene DellaSala與AudioControl的Chris Kane在展會現場做了深度影片概述。Maestro系列處理器和Concert系列AVR的靈活低音管理功能給Gene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功能具有多達16個處理聲道,根據AudioControl,這代表了“下一代的終極性能”。這些組件原定於2019年底推出,但隨著冠狀病毒危機對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了相當大的障礙,短暫的延遲變得越來越長。不過,AudioControl的團隊堅持不懈,現在可以通過該品牌的經銷商網路購買新產品。X系列包括Concert XR-8接收器(6,600美元)、Concert XR-6接收器(4,600美元)、Concert XR-4接收器(3,600美元)、Maestro X7前級擴大機/處理器(6,600美元)和旗艦Maestro X9前級擴大機/處理器($9,600)。AudioControl表示所有五種產品“共享令人驚嘆的工業設計以及最先進的技術,這些技術經過精心設計,是任何高級家庭影院的理想基礎。”
Concert系列AV接收器
這三款新的Concert Series AVR均具有Dirac空間校正功能,並支援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DTS:X和IMAX增強標準。Concert XR-6和Concert XR-8將AURO 3D添加到混音中。Concert XR-8通過高電流H類放大器提供7個聲道的功率,額定功率為每個聲道@8歐姆轉換為120瓦功率,每個聲道@4歐姆以功率200瓦驅動所有聲道。16聲道前級擴大機輸出(在非平衡RCA上)使用戶可以連接其他放大器,以在9.1.6配置中創造更身臨其境的體驗。Concert XR-6還具有16聲道處理和前級擴大機輸出,具有7個板載AB類電源,每個聲道的額定功率為100瓦@8或4歐姆。Concert XR-4具有12聲道處理和前置放大器輸出,具有7個AB級功率聲道,每個聲道的額定功率為65瓦@8或4歐姆。(與其他一些品牌不同,AudioControl在驅動所有聲道的情況下都指定了實際的額定功率,因此不要因聲音不大而沮喪。)每個單元都有多個用戶可配置的輸出,可以將其設置為高通聲道,其他重低音揚聲器或高音聲道,具體取決於系統要求。Concert系列AVR均使用ESS DAC晶片(準確地說是Sabre ES9026PRO),可保證發燒友的性能和DAC部分的124dB動態範圍。其他功能包括Apple AirPlay 2、Google Chromecast、aptX藍牙和Wi-Fi串流連接。可以根據系統要求將其設置為高通聲道、其他重低音揚聲器或高音聲道。
AudioControl有40多年的歷史,曾為客製整合商製造屢獲殊榮的“美國製造”產品,並為他們提供優質的客戶服務和5年保修。這些新推出的影院處理器和接收器在西北太平洋地區設計製造,是AudioControl一流創新產品設計的典型示例。
— AudioControl
Maestro系列影音處理器
根據AudioControl的說法,升級到Maestro系列前級擴大機/處理器可以提高靈活性,並實現“ 更高的精度、功耗和控制水準 ”。兩者均提供9.1.6設置的16聲道平衡(XLR)和非平衡(RCA)輸出,可為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Auro 3D、DTS:X和IMAX增強內容提供最佳體驗。兩種型號均提供7個HDMI 2.0b輸入,完全支援4K UHD和HDR播放(包括Dolby Vision),以及具有eARC支援的雙HDMI輸出。像Concert系列AVR一樣,Maestro X7前級擴大機/處理器使用ESS ES9026PRO Saber DAC,而旗艦Maestro X9使用頂級的ES9038PRO晶片,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140dB動態範圍(至少在文件上)。
由於升級了DAC晶片(並且很可能還升級了類比電路),因此Maestro X9的總體信噪比要高於其較便宜的同類產品。這兩款產品都為家庭用戶提供了易於使用的基於應用程序的控制,並且為客製整合商/安裝人員提供了基於Web的直觀配置工具,客製整合商/安裝人員可以利用針對流行的智慧家居平台(包括Control4、Crestron和Elan)當然,AudioControl想指出的是,所有這些高科技的“包裝在全新的漂亮工業設計中,將AudioControl前級擴大機/處理器的陣容從任何其他解決方案的家庭影院區分出來。“
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一些高階家庭影院新組件的到來對某些人來說似乎微不足道,但我認為AudioControl的人們已經設法實現他們的目標並提供了許多令人興奮的新產品(自掏深腰包)發燒友可以在家裡隔離時享受。期待有希望,這永遠不會有傷害,我希望音訊行業的其他人能夠在這些不確定的時期繼續取得進步並保持公司的運轉。
新聞來源:Audiohol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