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V20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V20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7月14日 星期二

LG的Quad DAC:您需要知道的一切

LG設備是少數帶有耳機插孔的設備。但是,LG還擁有所有手機中最好的音訊硬體,包括其招牌Quad DAC。

Quad DAC具有許多優勢,使LG旗艦手機可與許多發燒友專用設備媲美。但是,這項技術存在很多誤解。LG歷來沒有提供有關Quad DAC的大量信息,這是我們可以幫助解決的問題。這是有關LG Quad DAC的所有信息。

什麼是DAC與放大器(還有SNR)?
首先,讓我們簡要討論一下什麼是DAC和放大器。DAC是數位類比轉換器。它基本上將您的音樂從1和0轉換為類比信號。信號進入耳機,然後耳機將信號放大到您的耳朵。每個帶有耳機插孔或揚聲器的設備都有一個DAC。例如,如今,高通公司為其Snapdragon晶片使用其Aqstic音訊平台。您絕對不能在某處沒有DAC的情況下使設備產生聲音,因為1和0不會產生聲音。

基本上,DAC讓電子設備上發出聲音。

放大器(AMP)也是所有帶聲音設備所具有的技術。Amp,是Amplifier的縮寫,是負責放大DAC信號的技術。幾乎所有產生聲音的事物都具有DAC和放大器。

最後,讓我們簡短地談談SNR或信噪比。簡而言之,SNR是一種將音訊信號的電平與背景噪聲的電平進行比較的度量。從理論上講,數字越高,您的音樂聲音越好。 如果您想閱讀更長的版本,SoundGuys會在此處提供有關位元深度和SNR的出色文章

什麼是LG Quad DAC?
LG的Quad DAC實際上由四個串聯工作的子DAC組成,這正是LG的Quad DAC獨一無二的原因。公司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將DAC與子DAC搭配使用,但是我們認為ESS(Quad DAC的製造商)使用基於其營銷方式的並行設計。簡單地說,Quad DAC通過其每個子DAC傳遞音訊信號,以改善噪聲性能。我們之前提到的Snapdragon Aqstic系統的SNR為115dB,而四聲道DAC的測量結果高達130dB。額外的15dB是因為Quad DAC。

首次推出時,我們對Quad DAC進行了很多研究。單擊此處,可以閱讀有關其工作原理的更長時間,更深入的說明。

LG的Quad DAC異常複雜。

儘管有其名稱,但四聲道DAC實際上與任何其他放大器和DAC組合一樣工作。該放大器產生的功率比標準耳機插孔大得多,因此LG設備可以為高阻抗耳機供電,例如300歐姆的Sennheiser HD600。同時,DAC部分以384 kHz採樣率支援具有32bit音訊的音訊文件(從LG V60開始)。這些年來,數字沒有太大變化。

以下是LG V60以來的Quad DAC的技術規格:
  • 支援具有384 kHz採樣率的最高32bit音訊的音訊文件。作為參考,CD質量的音訊為16bit, 44.1 kHz。
  • SNR信噪比122dB
  • 2Vrms輸出電平(根據Sennheiser HD800的測試,LG告訴我們1.934Vrms)
  • 75階音量調節
  • 支援DSD、MQA、ALAC和許多其他音訊文件類型。
  • 根據您插入的耳機,自動將功率從低阻抗(8ohm至50ohm)與高阻抗(最高600ohm)進行縮放。
  • 左右平衡控制
  • 0.001%THD
  • 1.7uV噪聲水準

2019年1月23日 星期三

良心!LG V20也能吃上“安卓派”:老旗艦將重獲新生

此前有外媒報導稱,LG官方已經將G5和V20手機從Android Pie更新計劃頁面中刪除,這暗示著2016年發布的兩款老旗艦不能獲得新系統的升級。然而,這一消息惹起大部分用戶的不滿。

隨後,該事件有了新轉機,官方低調更新了官方產品升級路線圖,其中已經確認,LG V20和LG G5將會收到安卓9的升級更新,不過時間安排在第三季度,或者晚些時候才能收到。這就意味著該更新會來得異常晚,但無論怎樣說,遲到總好過沒到。
作為一款老旗艦,LG V20於2016年9月6日在美國舊金山正式發布,當時是全球首款預裝Android 7.0的手機。如今,兩年多過去了,LG V20更新還停留在安卓8.0,讓這款昔日旗艦略微尷尬。

按照大多數手機廠商一貫做法來說,旗艦機型通常都有兩個到三個大版本的更新服務支持,所以LG V20獲得更新並不意外,但如果不能升級到Android Pie的話,估計大批LG粉絲會很失望。

LG V20是一款定位多媒體消費群體的旗艦產品,可以說是當年LG手機年度集大成者,其不僅硬件方面出色,而且設計也是相當帶勁。LG V20延續了V10的主副雙屏幕設計,配備5.7英寸主屏+副屏雙屏幕,還是全球首款搭載四枚ESS DAC Hi-Fi芯片,充分體現其多媒體旗艦的特性。
此外,為了與LG G5區別開來,LG V20正面採用了三段式以及全金屬設計,正式放棄模塊化設計,但依然保留可拆卸電池設計。該機搭載驍龍820處理器,配備4GB(LPDDR4)+64GB(UFS)存儲,背部保留了G5同款雙攝像頭、指紋識別鍵等等。

新聞來源:搜狐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影片] LG V20 Hi-Fi Quad DAC 開關功能測試



使用 3Dio Free Space 麥克風錄製 LG V20 耳機輸出的聲音,分別接上 Logitech G633 與 RHA CL750 耳機,播放音樂時切換 Hi-Fi Quad DAC 開或關, 能明顯聽得到有Quad DAC以及沒有Quad DAC時的聲音與音質差異。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智慧手機風向標轉變:好音質不再堆料

2017年上半年擁有好音質手機開始分為三大門派,你知道哪些?

vivo X1讓手機界開始進入移動Hi-Fi洗禮的時代,vivo Xplay把獨立運放OPA2604塞進去了手機,之後vivo Xplay3S在此基礎上更搭載了ESS為智慧手機定制的ES9018K2M。Hi-Fi 2.0時代vivo X5Max繼續堆料,二級供電和二級放大電路,實時耳返晶片,而且機身厚度越做越薄還不取消3.5mm耳機孔。那個時期包括小米、魅族、nubia等熱門手機廠商都在聊Hi-Fi。踏入15年下半年,擁有兩套Hi-Fi晶片解決方案的聯想樂檬X3也發布了,為手機界引入全新的音訊模組設計思路。直到16年上半年vivo Xplay5旗艦版和中興天機7誕生那段日子,手機Hi-Fi潮流還是蠻熱的,vivo Xplay5旗艦版兩塊獨立DAC和3塊獨立運放(前後級)能夠同時工作,預示著Hi-Fi 3.0時代到來。16年下半年LG V20的Quad DAC和vivo Xplay6首發ES9038+3塊OPA1622兩件業內大事依然告訴筆者當時的頂級Hi-Fi手機還是以堆料為主、調音為輔。
踏入17年,或許是更早的時候已經有這種苗頭,筆者發現大部分手機廠商開始不在Hi-Fi領域堆料。縱觀歷史也知道vivo和LG是專業的,其它廠商堆不過他們,所以索性換一種思路。有些廠商開始在音效方面發力,Hi-Fi晶片只是輔助性質,所以要嗎就是codec,要嗎就只有獨立DAC沒有運放或者只有運放沒有DAC,要嗎就是採用像AK4376這種集成了運放功能在上面的DAC。剩下的那些對手機好音質依然有所追求的廠商繼續細分成兩個派系,一種就是像索尼那種自信,雖然沒有Hi-Fi晶片,但是憑藉自家多年的調音技藝而且依托著音訊部門這棵大樹,加上索粉們都能夠自帶“腦放”效果,總能夠把旗下旗艦機貼上音質好的標籤。另一種就是像三星和蘋果這種廠商,雖然還是用著SoC附帶的codec晶片,但是前者收購了哈曼國際,後者收購了Beats。三星Galaxy S8系列隨機附送AKG耳機,iPhone 7系列雖然沒有打上任何Beats的元素,但是隨機附送Lightning接口耳機和轉接線都內置DAC晶片,可謂用心良苦地曬Hi-Fi。接下來讓我們盤點一下17年上半年手機廠商那些“好聲音”。


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IT AWARD 2016】至專旗艦手機大獎-LG V20

近年 LG 將不少創新概念融入手機當中,V20 就延續了 V 系手機的破格設計,同樣採用 5.7 吋 2K 屏幕並備有雙屏幕,副屏可作多樣化顯示,如程式捷徑、音樂播放器或最近使用的程式等。此機使用金屬機身,但同時具備可更換電池的彈性,外形美觀之餘也夠實淨,且通過了 MIL-STD-810G 軍用級掉落測試。選用金屬機身的 V20 重量只有174g,在大屏幕與輕巧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內置 32-bit Hi-Fi Quad DAC,支援 20 多種無損音樂格式及 Hi-Fi 錄音。

V20 配備強勁的硬件規格,而且雙鏡頭可拍攝 135 度超廣角相片,並備有鐳射偵測及相位對焦的混合對焦功能。另一大賣點是內置 32bit Hi-Fi Quad DAC,這個 ESS SABRE9218 連耳擴(AMP)晶片組可減低失真與雜訊,帶來更細緻的音色,並支援 FLAC、DSD、AIFF 和 ALAC 等 20 多種無損音樂格式及 Hi-Fi 錄音,令音樂聆聽體驗更上一層樓。
雙鏡頭可拍攝 135 度超廣角相片,並加入鐳射偵測及相位對焦的混合對焦功能。
繼續備有雙屏幕設計,副屏可作多樣化顯示,如程式捷徑、音樂播放器或最近使用的程式等。

新聞來源:PCM

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更上一層樓 LG V20

9月初發表的LG V20,是LG本年最重點的手機,並承繼著上代的特點再作進化。早前水貨極速到港後,行貨亦在上星期正式同大家見面。面對年末旗艦Android手機爆炸性的發展,V20會否伺機脫穎而出?

  相信有唔少朋友還是使用V10當中,作為新一代V系手機的V20,當然同樣採用5.7吋大芒,但整體機身設計就大為不同。V20使用金屬機身設計,令人覺得同G5有點相似,但上手時機身金屬質感比G5更佳。不過,V20也不是全金屬機身設計,可拆式背殼用上AL6013鋁合金,而機身頂底兩端用上Si-PC(Silicone Polycarbonate),這個做法使V20有一定的抗跌能力,更通過MIL-STD-810G軍用級掉落測試。另V20重量更只有174g,比接近200g的V10輕上不少,雖然屏幕大,但單手握持尚算舒適。

  V20是LG今年重點手機,旗艦級規格絕對不可缺少。此機使用Snapdragon 820處理器,內置4GB RAM及64GB ROM,以及使用3,200mAh可拆式電池與「2+1」雙卡雙待設定等。屏幕方面則與V10相同,使用5.7吋 2K IPS Quantum屏幕及160×1,040副屏幕。

首見Android 7.0

  V20還有一樣特別的地方,就是運行Android 7.0,也是第一款預載Android 7.0 Nougat OS並於近期正式賣街的手機。雖然用上Andorid 7.0,但由於使用LG UX 5.0+介面,因此操作體驗上同G5相差不大,當然加入了一些Andorid 7.0獨有的功能如多視窗顯示模式(Multi-window View)及Google In Apps功能。於副屏幕可顯示自己的簽名這個功能於V20上更玩「花臣」,可將簽名第一個字融入鎖定屏幕的Wallpaper之中,令手機顯示風格更個人化。

植入G5雙鏡頭

  V20亦融入了G5的雙鏡頭元素,16MP加8MP的配搭可拍攝135度超廣角的相片,而且更加入鐳射偵測及相位對焦的混合對焦功能,而前相機刪至一個,但仍可拍攝出120°廣角相片。V20另一重點是內置32-bit Hi-Fi Quad DAC,這個ESS SABRE 9218連耳擴(AMP)晶片組可減低失真與雜訊,帶來更細緻的音色,並支援FLAC、DSD、AIFF和ALAC等20多種無損音樂格式(更支援Hi-Fi錄音),聽歌體驗比V10及G5更上一層樓。

試相區

正常視角
使用正常視角(75°)拍攝,畫質銳利細緻。

廣角
使用廣角(135°)拍攝,可拍出更廣闊的畫面,雖然相片畫質會降至8MP,但相片邊沿成像質素尚算及格。

V20夜攝
夜間拍攝測試,V20相片曝光似乎稍高,暗位的雜訊不多。

iPhone 7 夜攝
在同一位置以iPhone 7拍攝,雜訊較V20多之餘,清晰度也差一點點。

Quad DAC 的威力 —— 試聽 V20 與 iPhone 7

  LG V20的其中一個賣點,就是內置了ESS Technology ES9218 Quad DAC連耳擴晶片,所謂的Quad DAC,就是將單一訊源作平衡四組數碼類比轉換,使轉換訊號過程以較高的倍率進行,同時訊噪也會減少50%。

  據ESS廠方資料, ES9218晶片具有384kHz / 32bit硬解,並對應該DSD512格式原生播放,而耳擴部分可輸出2Vrms功能,足以推動「大耳牛」級數的高阻抗耳機。相比之前LG G5要另外購買才可升級的DAC模組,內置的也只是上一代的ES9028 DAC晶片,加上今次隨機附有B&O Play耳機,V20的升級價值高得多。實際試聽,官方聲稱V20的Quad DAC最高只支援到24bit/192kHz位元率及取樣率,檔案格式則對應FLAC、DSD、AIFF及ALAC等主流無損音樂格式。試聽分別利用Sony的MDR-1000X及B&O Play BeoPlay H8進行有線和藍牙無線試聽,同時也比較了iPhone 7 Plus的表現。

  利用V20的內置解碼,相比iPhone 7 Plus,推動兩款耳機表現都顯得有力,特別是1000X滿有豐富的通透感,測試結果出來32bit/384kHz的Heitor Villa Lobos的Melodia Sentimental,樂器之間,特別小預提琴的層次相當突出。相對地,iPhone 7 Plus雖然同樣有力,但很多細節就不及V20明顯。

  至於藍牙播放部分,V20支援aptX HD,雖然只有H8支援到aptX,但聽得出藍牙高清傳送的分別。之後配以支援aptX HD的AK XB10再測試,清晰度有提升,但最好質素還是用V20的有線輸出,V20聽高清歌曲的表現,已經夠與三數千元的DAP媲美。

Lawrence《PCM》編輯總監

總結
  說V20是一款全面的手機絕對不過份,擁有現時頂級的規格,並繼續以靚聲同強勁拍攝功能為賣點,似乎比G5來得更吸引。尤其是內置32-bit Hi-Fi Quad DAC,其聆聽體驗比G5更勝一籌,聽歌效果有大提升。V20開賣HK$5,998算得上「公道」,而且街賣比定價更低,以五千多元即可入手這款全能的大芒旗艦機,的確超值。
Martin《PCM》編輯

文章來源:頭條日報

2017年1月14日 星期六

多項採用 ESS SABRE DAC 的產品榮獲 CES 2017 創新獎


近日剛結束的國際消費電子展 CES 發表了 2017 年的創新獎 (Innovation Awards),有數樣獲獎產品用上了 ESS SABRE DAC。

電腦硬體與元件部門
ASUS ROG GX800

遊戲部門
 AORUS X5

ASUS ROG MAXIMUS IX APEX


ASUS ROG MAXIMUS IX HERO

虛擬實境部門
MSI GS63VR

無線手持設備部門
LG V20

CES Innovation Awards 網址 : http://www.ces.tech/Events-Experiences/Innovation-Awards-Program/Honorees.aspx

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Gadget Award 2016】LG V20 勇奪年度「至尊」智能手機大獎!

LG 手機向來深得香港用家歡心,繼 2015 年賣得滿堂紅的 V10 後,LG 2016 年再接再厲,推出人氣甚高的新機 V20。

LG V20 延續 V10 獨特賣點之餘,更首創配置 32-bit Hi-Fi Quad DAC 及 ESS SABRE ES9218 音效晶片,堪稱是手機界的靚聲王。難怪可以擄獲用家歡心,勇奪 HK Gadget Award 2016 年度「至尊」智能手機大獎!
▲ LG 今年率先起用雙鏡頭設計,V20 的 1600 萬像素 OIS 標準鏡頭影像銳利、而 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更可輕鬆拍出一般手機難以拍攝的超廣角視角效果。
 ▲ 作為手機靚聲王,LG V20 首創內置 Quad DAC 及 ESS SABRE ES9218 音效晶片,特點是推力夠強,聲音表現寧靜醇美,表現滿足到對音質有一定要求的用家。此外港版更有 B&O PLAY 聯乘加持,跟機會附送 B&O PLAY 耳機一對。
▲ LG V20 延續上代大受歡迎的雙屏幕設計,更可因應程式而變身成為控制面板,型格得來又方便。
▲ 值得一提的是,LG V20 更是少數仍然支援換機設計的 Android 旗艦手機,無需額外帶流動充電器,簡單一換立即「滿血復活。」

V20 延續 LG V 系列的功能特色,除引入全新金屬機身設計以及雙鏡頭配置,更是首款內置 Quad DAC 的智能手機,無需攜帶外置 DAC 仍可享受到頂級的流動音樂播放體驗,奪得年度「至尊」智能手機大獎可說是實至名歸!

新聞來源:RingHK

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LG V20評測:Double的哲學

撰文:劉家豪  攝影:陳金燾

NT$21,900 / lg.com/tw

一個不夠看,兩個才夠悍!所以LG V20螢幕有兩個,相機鏡頭也要有兩個……我們將為你檢視這支旗艦手機的魔力所在!

還記得之前曾讓我們愛不釋手的LG V10?現在它的後繼機種V20正式登場,或許是因為上一代的顆粒紋路和切線設計,對於某些人來說有點難以接受,因此V20採用輕用鋁合金材質,而且還是航太級AL6013金屬,在手機頂端和底部更搭配了矽膠吸震材質,當然也通過美國軍規防撞測試,現在就摔手機給我看?別這麼激烈,沒有人會這樣虐待自己的手機吧?

V20另一項重點,當然就是獨特的第二螢幕設計,比起V10提升了兩倍亮度,並且還加大50%的字體。當然它不只是只有Always on Display能看時間這麼簡單,像是能切換顯示快速工具、應用程式捷徑、音樂播放器、快速聯絡人……等資訊,如果當你正在使用手機,來電也會在第二螢幕顯示,不會打斷正在進行的程式畫面,或者當作相機、HD錄音機選單功能,使用上更為方便,嗯……還是一樣討人喜歡。
在相機方面,V20的主鏡頭具有800萬畫素135度廣角鏡頭、以及1,600萬畫素標準的75度鏡頭的雙鏡頭設計,當你在拍攝建築物、風景照,或者是團體大合照,使用廣角鏡頭拍攝上就非常好用,同時也也採用了雷射、相位、對比混合式對焦,對焦速度更快速,前鏡頭為135度500萬畫素鏡頭,能夠拍攝超廣角以及一般的自拍照。實際體驗下來,這樣的設計確實很方便,終於不用像以前一樣拍照距離要喬個老半天。
音效就是棒

我們不是要叫龐德出來,而是因為V20是首款搭載32位元Hi-Fi Quad DAC的智慧型手機,配備ESS SABRE ES9218音訊晶片,可以減少50%以上的雜訊,你只要開啟Hi-Fi Quad DAC設定開關,聆聽Hi-Res高解析音樂,音樂的感受相當細膩,又富有層次感,讓人開始想手舞足蹈。

HD錄音就是強

難道在V20的研發團隊當中有人是音樂人出身?因為在手機當中內建三組高AOP麥克風,透過HD錄音機功能錄製,設定為24位元、192kHz、立體聲和FLC格式,能比一般手機錄製更高品質的音訊之外,切換為演唱會模式(Concert Mode),透過指向性錄音功能,能在人聲鼎沸的演唱會,錄下清楚的音樂和歌聲,而在錄音室模式(Custom Mode)更能控制麥克風增益、LCF(低切濾波器)、LMT(限制器),完成乾淨低干擾的錄音,同時也能透過任何音樂檔案錄音,專業度十足。

錄影畫面流暢

在錄影時最怕移動時手震造成錄影不清楚,交給V20準沒錯,由於它配備新一代穩定攝錄2.0(Steady Record 2.0),能發揮EIS 3.0電子防手震技術,讓內置的陀螺儀減少同步延遲至50毫秒,改善影像和陀螺儀之間的同步精確度,也因為滾動式快門(Rolling Shutter)的關係,就算環境再克難,也能夠獲得穩定與流暢的畫面。

Android 7.0作業系統

V20搶先吃了牛軋糖,效率可是一級棒,有甚麼新功能?通知列的快速設定更多元,同類型的通知訊息也會自動整合在一起,以及多工列可以切換成雙視窗模式,另外還內建Google In Apps讓搜尋更加方便……好不好用可就是見仁見智。

專業手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V20的相機和錄影都提供專業玩家使用的進階手動模式,拍攝照片時可以調整白平衡K值、焦距、EV值、ISO值、快門速度以及AE-L自動曝光鎖定;而在手動錄影模式則是支援前面提到錄音室模式的專業收音功能,例如GAIN(增益)、LCF(低切濾波器)、LMT(限制器),還能篩選風聲、噪音,以及聲音指向性……沒錯,我看研發人員的背景不是有做音樂的、不然就是拍戲的!

25小時貼身測試

●好
●普通
●差

●好 2分鐘 哦,外觀和V10不太一樣,大部分人應該會比較喜歡。

●普通 15分鐘 還以為這是相機快門鍵,但是背蓋拆卸有需要特別設計一個按鈕?

●差 20分鐘 雙鏡頭設計移到主相機的位置,不過這鏡頭突出的位置有點高……

●好 35分鐘 第二螢幕依然是心頭好,甚至它變得更棒了!

●好 50分鐘 有電話打進來,通話資訊會顯示在第二螢幕上,這真是太貼心了。

●好 1小時 可以拍攝廣角以及標準模式的自拍照,美肌效果也不會太假。

●差 3小時 仔細一看這些自拍照油畫感有點重……

●差 5小時 攜帶上似乎不是這麼容易,沒辦法,畢竟有第二螢幕。

●好 6小時 雙鏡頭設計很方便,拍風景照視角不用調整很久。

●普通 16小時 廣角鏡頭是很好用,但是有個非戰之罪就是兩側容易變形。

●好 17小時 HD錄音機的錄音室模式(Custom Mode)讓我感覺自己像音樂人……

●好 20小時 錄影也有手動設定,收音的模式會不會太專業了!

●普通 23小時 接上B&O 的耳道式耳機聽音樂,線上音樂沒什麼特別不同……

●好 25小時 試試看高解析格式音樂,哇!果然解放了V20的威力,忍不住想要手舞足蹈!

細節看仔細

LG V20在機身的細節不能錯過,還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

■ 指紋辨識
▲指紋辨識器設計在雙鏡頭下方,當然這也是電源鍵,雖然說大部分的手機,都將指紋辨識器設計在這個位置,不過我們總覺得不太順手,不然你說,應該設計在什麼位置比較理想?

■ B&O PLAY加持
▲看到機身背面的「B&O」 字樣了沒?除了有音訊晶片之外,在音效上也與B&O PLAY合作調教音效,隨盒也附贈B&O 的耳道式耳機,當然也要搭配高解析格式音樂,就能感受音質的細膩度。

■ 紅外線埠
▲在機身頂端也具有紅外線埠的設計,只要透過內建的QRemote App,就能操控電視、機上盒、空調、投影機……等視聽設備,不會再出現一直翻找遙控器的狀況。

■ 背蓋按鈕
▲別以為機身右側的按鈕是實體快門鍵,按一下按鈕就能卸除機身背蓋,裡頭可以看到可換式電池以及卡槽的設計,台灣版本V20可支援4G/3G雙卡雙待,同時也支援3CA載波聚合。


LG V20技術規格

行動網路 4G+3G雙卡雙待、4G LTE 700+800+850+900+1700+1800+1900+2100+2600
顯示器 5.7吋2.1吋IPS TFT、解析度2560×1440+160×1040
作業系統 Android 7.0
相機 1,600萬畫素、800萬畫素(主);500萬畫素(前)
處理器 四核心Qualcomm Snapdragon 820 2.15GHz
RAM/ROM 4GB/64GB(可擴充microSD記憶卡至2TB)
電池 3,200mAh
尺寸 159.5×78.1×7.7mm
重量 174g

史塔夫短評

LG V20不管是在音效、錄音、拍照、錄影等都有進階的手動模式提供調整,對於攝錄功能很有自己想法的專業級玩家,對於這款手機愛不釋手,在拍照方面雖然仔細看前鏡頭與廣角鏡頭所拍出的照片畫質有些差強人意,但是整體上它還是一款誠意滿滿的旗艦手機。

如果你非常在意手機的多媒體功能,那麼這款手機的確會相當對你的味。

*本文節錄自Stuff史塔夫科技國際中文版2016年12月號。

文章來源:Stuff史塔夫科技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機戰擂台】V20 對 Pro 6 Pus 中韓 24 bit 音樂手機鬥一番

隨高解析度流動音訊熱潮興起,愈來愈多手機以優質播放表現作主力賣點之一。像早前發表的 LG V20 及魅族 Pro 6 Plus,就各自擁有專業 DAP 級別播放表現。

其中 V20 將專業 Quad DAC 技術帶進手機,另外本文雖未深入提及,其實它又對應 aptX HD 高清無損藍牙傳輸規格;而 Pro 6 Plus 則是廠方重返頂級音樂手機行列之作,ES9018K2M 加新設 AD45275 OP AMP,穩紮穩打規格予音迷信心。

雙機均具內置耳放

▲ Pro 6 Plus (左)與 V20(右)

核心聲樂部份 LG V20 採用的 ES9218 晶片組採用 SoC 封裝,為音響品牌 ESS 設計在流動裝置上首款配備 32-bit Quad DAC 之作,其由四條平行立體聲組成,具達 124dB 動態範圍、130dB SNR 訊噪比及 -112dB THD+N 總諧波失真規格,具備獨立 DAC 晶片同時又整合了高阻抗耳擴。播放部份 ES9218 兼容 PCM 及 DSD 編碼,能原生播放 384 kHz/32 bit PCM 與 DSD512 音訊。

至於 Meizu Pro 6 Plus 就繼續採用同由 ESS 推出的 ES9018K2M DAC 晶片,回到再前代 Pro 5 智能手機水平,較 Pro 6 僅採用 Cirrus Logic CL43L36 整合式音訊晶片豪華得多。運放部份 Pro 6 Plus 由以往 OPA1612 改用客製 AD45275,再加上聲底更好的第二代 SOLO 耳放電路,音色表現更令人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 ES9218 比 ES9018K2M 要新得多,但其強項在四聲道 Quad DAC、以 SoC 方式整合 DAC/Amp 並對應原生 DSD512 播放,在動態範圍及總諧波失真規格上,是稍遜於 ES9018K2M 的。
▲ 兩機原生播歌介面同樣精美
 ▲ 無損及 24bit 音樂會獨立標示
 ▲ 可選專輯封面圖選曲

 V20 可原生播放 DSD

播放介面方面,兩款手機都具備能播放高解析度音訊的原生音樂程式,亦同時能在播放頁面中標記了各無損原音檔案。不過就只有 V20 的播放器能辨認及順利播放 DSD 檔,而 Pro 6 Plus 就似乎需要另裝 HD Player 去播放 DSD 格式音訊。另外兩款播放器都提供各種預設均衡器模式,以調適在不同曲風下的播放表現。

系統設定部份,V20 與 Pro 6 Plus 都在聲音選項中,提供 Hi-FI 聲音調節頁。V20 除能啟動 Quad DAC 功能外,亦具備左右聲道獨立音量調節;而 Pro 6 Plus 則提供 LINE 及 GAIN 高低輸出選擇,可說是各具特色。
▲ 兩機均具場景均衡器設定
▲ V20 可直播 DSD (右),而 Pro 6 Plus 原生介面就不支援
 ▲Pro 6 Plus 具 GAIN 輸出設定(左)、V20 就提供左右聲道音量微調

 足以推動開放式耳機

聲音表現上,今次測試利用了不同定位及設計的耳機,包括分析力超群的 Ultimate Ears Reference Monitor 客製入耳、動態表現強勁的 V-Moda XS、熱門貼耳頭戴 Sennheiser Momentum On-Ear、以及開放式入耳 AKG Q701。推力方面,V20 跟 Pro 6 Plus 都能全面推動上述耳機,就連 Q701 都能在 High GAIN 模式(Pro 6 Plus)及 70 級左右音量(V20)播放而保留聲音細節。

播放方面,由於 Pro 6 Plus 原生音樂程式不支援 DSD 檔案,因此使用了 192 kHz/24 bit WAV 趙學而《初戀》、96 kHz/24 bit 蘇永康《沒有季節的火花》,及兩首無損格式 FLAC 馬友友《Libertango》與 M4A Secret Garden《Prayer》測試。值得一提是,兩款手機在更換耳機時,都會自動重置音量設定,避免上次設定音量過大而損害聽覺。

其中利用 Q701 播放《Libertango》時,明顯能感到在 V20 上較 Pro 6 Plus 擁有更醇厚通透的弦樂聲音重現;而兩款手機連接 UE Reference Monitor 時,在客製入耳超高分析力下,播放《初戀》底聲寧靜而女聲明晰嘹亮;使用 V-Moda XS 播放《沒有季節的火花》時,樂隊演奏臨場感逼真。似乎 Quad DAC 對歌曲播放加強明顯,像用 Momentum On-Ear 配上 V20 播放《Prayer》時,歌咏部份明顯較有味道而少「雞精」數碼聽感。
▲ AKG Q701 配合播放《Libertango》
▲ UE Reference Monitor 試播《初戀》
 ▲ V-Moda XS 在兩機上播放《沒有季節的火花》表現良好
 ▲ Momentum On-Ear 在 V20 播放《Prayer》聲音醇美

總輯短評:

總括來說,兩款標榜音樂功能的智能手機,都能帶來不輸專業級 DAP 的播放表現,除擁有上佳分析力外,在高推力下仍能保持低底噪播放環境,實在值得一讚。並行播放比較上,於本文測試耳機及歌曲下,V20 能帶來更具質感聲音表現。聲場表現及推力亦較勝一籌;不過考慮到兩者價格相差千多二千港元,可以說他們在各自市場位置,都毫無疑問屬音樂表現最佳一群。

文章來源:RingHK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2016 十月份完整測試鑑賞心得文章彙整

LG V20
(搭載 ES9218)
Quad DAC 真係有提升?LG V20 韓水音質艾域初步評測
Unwire.HK
http://unwire.hk/2016/10/03/lg-v20-quad-dac/mobile-phone/



Onkyo DP-X1A
(搭載 ES9018K2M+SABRE9601K)

さらに成熟したハイファイサウンド。オンキヨーの第2世代DAP「DP-X1A」を聴く
Phile-Web
http://www.phileweb.com/review/article/201610/11/2251.html


Pioneer XDP-300R
(搭載 ES9018K2M+SABRE9601K)
“パイオニア流サウンド”を鳴らす新DAP「XDP-300R」レビュー
Phile-Web
http://www.phileweb.com/review/article/201610/13/2252.html


OPPO BDP-105D Special Edition
(搭載 ES9018S)
升級後豈止厲害-Oppo BDP-105D SE升級版藍光機
U-Audio
http://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1209


AURALiC Altair
(搭載 ES9018K2M)
功能卓越的DAC網路串流播放機 – AURALiC ALTAIR
MY-HiEND
http://my-hiend.com/wp/功能卓越的dac網路串流播放機-auralic-altair/



Parasound Halo
(搭載 ES9018K2M)

Parasound Halo Integrated review
WHAT Hi-Fi
http://www.whathifi.com/parasound/halo-integrated/review



Cocktail Audio CA-X40
(搭載 ES9018K2M)

Cocktail Audioのミュージックサーバー「CA-X40」で体感する“オールインワン”の魅力
Phile-Web
http://www.phileweb.com/review/article/201610/11/2202.html


Optoma NuForce uDAC5
(搭載 ES9018K2M)
Optoma NuForce uDAC5 USB DSD DAC review: This little box reveals all
TechHive
http://www.techhive.com/article/3121659/home-audio/optoma-nuforce-udac5-usb-dsd-dac-review-this-little-box-reveals-all.html


NuPrime Encore mDSD
(搭載 ES9010K2M)
REVIEW: NUPRIME ENCORE MDSD
hifi.nl
https://www.hifi.nl/artikel/25000/Review-NuPrime-Encore-mDSD.html

Test Encore mDSD : un DAC/ampli casque super nomade, musical et polyvalent
ON-topaudio
https://www.on-mag.fr/index.php/topaudio/tests-auditions/15444-test-encore-mdsd-un-dac-ampli-casque-super-nomade-musical-et-polyvalent


Asus Strix Raid Pro
(搭載 SABRE9006AS)
ASUS STRIX RAID PRO RECENSIONE
EVERYEYE.IT
http://tech.everyeye.it/articoli/recensione-asus-strix-raid-pro-3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