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市場上這類透過 USB 供電的一體式耳機擴大器也不算少,不過 Spectra 也算是相當小巧的產品,宛若長型棒狀的設計,整個產品只有運作的 LED 顯示以及 USB 線、 3.5mm 耳機端子,僅 17 克的重量很難聯想到它是一款支援 HiRes 音訊規格且還可以將耳罩耳機推的有模有樣的小鋼砲。
不過 nextDrive 卻在這小巧的空間中,安裝了美國 ESS 行動鑑賞級晶片 ESS9018Q2C ,這是一款高度整合、針對行動裝置所規劃的 DAC 晶片,採用雙通道 D/A 轉換設計,也整合耳機擴大的功能,在播放軟體與驅動無誤的狀況下能夠支援 32bit 384kHz PCM 與 DSD 11.2MHz 的規格。
但由於 Spectra 並未具備音量控制鍵,音量管理需要透過裝置端的軟體控管,在特定的情況可能無法進行精密的音量管理,例如部分基於 Android 的播放器的 OTG 模式可能會以全音量進行驅動,或是搭配工作效率較高的耳機在 Android 裝置可能較難調整到合適的音量。
根據 nextDrive 透露,除了目前規劃的 USB Type-A 以及 microUSB Type-B 兩種版本以外,他們也在著手設計 USB Type-C 版本,但目前仍需要找尋可靠的端子合作夥伴中;至於沒有針對 iOS 的原生 Lightning 版本,則是由於 MFI 認證的連接裝置在供電有 0.1A 的限制,而要能正常驅動 Spectra 至少需要 0.15A ,所以只能透過 Camera Kit 。
光看帳面數據表現很不錯,不過規格人人會列,仍需要耳聽為憑,測試的基準大致上有三種情境,包括透過 OTG 轉換方式搭配 Android 手機(樣本為 Sony Xperia XZ @ Android 7.0 ),搭配桌機(以前置面板的 USB 與主機板上的 USB ),還有筆記型電腦, PC 皆是搭配 Windows 10 Creators Update 版本。
先從裝置差異說起,搭配智慧手機時,或許受到 USB 供電輸出限制,可感受聲音的飽滿度、層次感與細節相較直接搭配 PC 來的差,而搭配電腦時聲音的細節會提升不少,聲音也較為飽滿。
不過要注意的是, Spectra 可能因為空間關係不易隔離較明顯的電流雜訊,若是耳機對聲音的反應很敏銳時,使用一般電腦主機的前置面板較可能聽到電流雜訊聲,而筆電的 USB 孔純淨度一般來說會比桌上型電腦理想。
聲音表現方面,有賴 ESS 9018Q2C 高整合晶片,相較一般手機內建音訊的聲音表現理想取多,驅動力也高不少,對一般使用瑞昱音效晶片的電腦而言聲音也較為細緻,但若是對上使用較高階音訊晶片如同為 ESS 方案的產品,就端看主機板雜訊隔離設計如何,若是隔離部分不錯的話仍可能會略遜於特定晶片組。
不過筆者認為 Spectra 合適的耳機也是需要稍微挑過,筆者認為 Spectra 對付高靈敏度、高工作效率的耳機,會容易顯現低驅動下控制力不足的問題,甚至會有粗聲的感覺,但若是搭配一些一般手機難以處理的高階動圈入耳式耳機此問題就會比較不明顯。
Spectra 的驅動即便面對不易驅動的低靈敏度耳罩耳機如平面振膜產品,也都還能提供不錯的音量,就連筆者朋友手中不易驅動的 Fostex T50PR 都能輕鬆獲得充裕的聆聽音量,不過驅動的完整度與細膩性相較筆者先前測試過內建有電池、架構較完整的 Geek Out V2+ 而言,整體的細節還是較少,不過考慮到 Spectra 只有這個尺寸,也算非戰之罪了。
Spectra 的優點就是以小尺寸能發揮出足以讓大耳罩耳機發出充裕音量的表現,如果不考慮體積與攜帶性倒也不是唯一選擇,乍聽下也是有聲有色,但筆者認為 Spectra 最適合的還是搭配主流的耳罩式耳機,真要讓現階段市場上高階旗艦耳機發揮細膩與動態水準還是有那麼些不足,此外雖然設計相當簡潔,但不能直接調整音量也是稍嫌可惜的地方。
新聞來源: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