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USB-C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USB-C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EarMen L-AMP 評測

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 EarMen L-AMP 真空管 DAC/AMP。這款真空管驅動轉接器的售價為 399 美元。

免責聲明:EarMen L-Amp 由 EarMan 直接免費發送給我們,以換取本次評論。 EarMan 與 Headfonia 毫無關係。

EarMen

如果 EarMen 還沒有引起你的注意的話,那麼塞爾維亞的「Auris Audio」可能會引起你的注意。事實上,如果您一直關注 Headfonia,您就會知道我們是 Auris 的忠實粉絲 。他們的擴大機贏得了我們的多個獎項,  Euterpe、  HA2-SF 和 Nirvana等型號 在世界各地都廣受好評。

不久前,Auris Audio 決定進軍行動市場,並因此想出了新的品牌名稱:EarMen。 EarMen 在美國註冊,但其所有產品均在歐洲製造和組裝,以確保最高的生產品質標準。

EarMen 致力於提供物超所值的產品,其產品系列由多種型號組成:

EarMen 產品線

  1. Donald DAC – 僅配備 RCA 輸出的 USB-DAC,可連接專用擴大機
  2. TR-Amp – 行動 DAC/AMP 解決方案
  3. Eagle – 單端 USB DAC/AMP 轉接器和 DragonFly Cobalt 競爭對手。
  4. Sparrow – 單端平衡 USB DAC/AMP 轉接器。
  5. Tradutto-一款具有先進藍牙串流功能的超高解析度全平衡緊湊型 DAC。
  6. Colibri – 轉接器大小的行動 DAC/AMP,具有音量控制、高功率和雙輸出
  7. Angel,一款完全平衡的行動 DAC/AMP
  8. CH-Amp – Tradutto 系列的迷你全平衡擴大機
  9. Staccato 是 Tradutto 系列的一款串流媒體播放器
  10. ST-Amp,一款具有前置輸出的緊湊型桌面 DAC/AMP

我們透過這篇 L-AMP 評論涵蓋了 EarMen 的所有型號。讓我們仔細看看他們最新的真空管轉接器。


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裡,微型真空管在 DAP、DAC/AMP 和 AMP 等行動應用中變得非常流行。我們已經審查了多個,但它們並不總是那麼好。

我確實知道 EarMen 已經在他們的 L-Amp 上工作很長時間了,但他們想要把它做好,而不是盡快把它推出去。

雖然 L-Amp 不是最小的,但它確實能發出更真實的真空管聲音和整體更高的音質,所以我很高興他們決定追求品質。本文後面將對此進行更詳細的介紹。

L-Amp:融合過去與未來,打造無與倫比的完美音訊

我們收到的是限量版,名為「Miki 簽名版」,EarMen 非常好心地給我們寄來了 1 號樣品。對於那些仍然不知道我們正在評論什麼的人來說,L-Amp 是一款行動、完全平衡的真空管驅動耳機 DAC/AMP(和前級擴大機),採用轉接器風格。據 EarMen 稱,它具有足夠的功率來驅動幾乎任何現代耳機(8Ω 輸出時為 1W)。我們將在本文後面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

EarMen L-Amp 內部的真空管是美國製造的,新舊庫存 JAN(軍用級)6418 雷神管。它們廣泛可用,價格非常實惠,並且能提供出色的聲音,即使一切都與施作有關。設計的獨特之處在於 EarMen 設計的創新懸吊系統,其中 4 個矽膠 O 形圈支架可大幅減少振動,最大限度地減少機械反饋,確保每個音符的清晰度和一致性。如果您將它與範例中的 Woo Mini 進行比較,您會立即注意到該系統在行動或旅途中運作得如何。周圍幾乎一片死寂。

L-Amps 整合 DAC 是 ESS SABRE DAC 之一(32-bit、384kHz PCM、DSD/DoP128)。 EarMen 沒有具體說明使用了哪款 DAC,但我猜測它是他們之前在其他設計中使用過的常規 EarMen ESS 晶片。 L-Amp 的功率級採用 Burr-Brown® INA1620 運算放大器構建,該放大器以超低 THD+N、卓越性能和 SoundPlus™ 技術而聞名。

L-Amp 具有一些有趣的功能,例如 IEM 模式,它允許您使用低阻抗 IEM。我必須說,L-Amp 在耳機上的表現更佳,但我們稍後再深入討論這個問題。 L-Amp 還具有 B+ (Bass Superior DSP)模式,可讓您增加較低的頻率。這裡的好處是它不僅可以提升低端,還可以保持相同的優良品質(精度/分層)。最後,我們有一個分離電源電路,可讓您透過 USB 或專用電源為設備供電。這樣,您就不會耗盡訊號源的電力,而且可以獲得出色的音訊品質。

在 L-Amp 內部,你會發現一個完全平衡的電路和連接,EarMen L-Amp 提供 3.5mm 單端以及 4.4mm 平衡輸出

EarMen L-Amp 的專用網站可以在這裡找到。您可以直接從EarMen或透過其經銷商網路購買 L-Amp 。

聲音描述

在本節中,我們將了解品牌如何描述其產品的聲音和性能。

對於 EarMen L-Amp,我們發現以下情況:

L-Amp 將桌面 DAC/AMP 的強大功能和卓越品質帶到您的手掌之中。體驗復古真空管聲音的溫暖與豐富,同時不影響現代的精準度。 L-Amp 提供強大、豐富、自然的聲音特徵,帶來無與倫比的聆聽體驗。

價格、包裝和配件

正如您在圖片中看到的,EarMen L-Amp 採用簡單但美觀的包裝盒。在裡面你會發現 L-Amp、一個用於攜帶設備的軟袋,以及一條更長的 USB-C 轉 USB-C 電纜。我還在盒子裡發現了一條 10 公分長的短電纜,但我不確定它是否屬於常規包裝的一部分。

事實上,這就是 399 美元或 399 歐元的價格所能買到的全部東西。我很想看到包裝裡有一個漂亮的(皮革)盒子,但可以。就是這樣。

設計、建造品質、佈局

正如我們從 Miki 和他的團隊所了解的那樣,L-Amp 的製造品質堪稱完美。做工十分豪華,整個機身給人一種非常高階的感覺。所有按鈕和連接器看起來都很堅固,我認為它們不會很快損壞。

L-Amp 採用頂級組件和鍍金 PCB 和耳機連接器構建,可最大限度地減少訊號衰減並確保純淨的聲音傳輸。如上所述,L-Amp 採用了 EarMen 的新型創新懸吊系統,由 4 個矽膠 O 形圈支架組成。這些大大減少了振動,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機械反饋,確保了每個音符的清晰度和一致性。您可以在播放音樂時放心地輕敲該設備,但不會聽到任何聲音。對於許多其他使用微型真空管的行動設備來說,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 EarMen 已成功消除任何噪音問題(某些 IEM 除外。請參閱下文)您可以在此處看到系統的運作情況:

在外面,我們有一個非常閃亮的錶殼,上面有一個漂亮的小窗口,可以展示雙 6418 真空管。當然,這些真空管沒有任何管輝,您在這裡看到的橙色來自 PCB。有 1 個橘色 LED 表示裝置已打開,當 B+ 模式啟動時,第二個 LED 會亮起。

在設備的頂部,我們有兩個耳機輸出。底部有 USB-C 資料和電源連接。在左側,我們有一個小的播放/暫停按鈕以及 B+ 控制。在右側,我們可以找到音量撥盤(2 個按鈕)以及 IEM 輸出選擇器。

還記得我之前抱怨過缺乏保護殼嗎?嗯,EarMen 在設備背面安裝了兩個大橡膠腳。這些不僅能確保設備牢固地固定在您的桌子上,還能防止設備被刮傷。所以 EarMen 確實考慮到了安全性。

在這個限量版的背面,我們還可以找到 EarMen 的標誌、提及第一個媒體樣機、真實序號和執行長的簽名。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好!

多功能性和可用性

EarMen L-Amp 有以下特點:

直覺的控制:

  • 音量按鈕可精確調整。
  • 播放/暫停按鈕,方便控制。
  • 低音+功能(B+):增強低音量時的動態聲音。
  • IEM 模式:專用電路,可實現入耳式監聽器的最佳效能。
  • 雙 USB-C 連接埠:一個用於數據,一個用於外部電源,可延長您的手機或裝置的電池壽命。
  • 相容於 USB 行動電源或外部充電器,可不間斷播放。


內建安全功能:

  • 全功率保護:自動重置以保護耳機和設備免受過度驅動造成的潛在損壞。
  • 無爆音和咔嗒聲設計:消除惱人的啟動和關機噪音,確保您的耳朵和設備的安全。

我發現 L-Amp 非常容易使用,儘管我只是在我的辦公桌上對其進行了測試。雖然您可以在旅途中完美地使用它,但我不知道如何在使用時將它放在口袋裡。 L-Amp 更需要像過去那樣的典型堆疊選項。 Cypher Labs 和 ALO,我正在關注你們。

在我測試期間,L-Amp 可以立即與我的筆記型電腦(Roon 和 Windows)以及我的 OnePlus Open 手機配合使用。理論上,如果您願意的話,您可以將它連接到任何具有數位輸出的 DAP。 EarMen L-Amp 也可以用作前級擴大機,儘管我們在本次評測中不探討這種用例。

從使用角度來說,我能說的唯一比較負面的事情是,由於真空管的原因,當插入/拔出耳機時,當使用控制元件(嘗試使用個人電腦聲音控制元件)或用力敲擊外殼時,會發出敏感設備可以聽到的柔和的高音。但這種聲音很快就會消失,並且不會讓人感到煩惱。當您聽歌時您可能甚至聽不到它。但是如果你在四處行動時使用它,它就會成為一個問題,所以我認為建議在桌面上使用。

L-Amp 允許您更改音量但不能更改歌曲,只有播放/暫停選項。總而言之,L-Amp 易於使用,就像轉接器類型的設備一樣。對於那些好奇的人來說,該設備在使用時不會變熱。

雖然 L-Amp 確實有 IEM 設置,但我覺得裝置更適合與耳機一起使用。

L-AMP 規格

規格項目 3.5mm 單端 4.4mm 平衡
輸出功率
輸出電壓
1.9V = 230mW @ 16 歐姆 3.8V = 560mW @ 16 歐姆
頻率響應
20Hz – 20kHz
±0.013 dB ±0.013 dB
訊噪比(SNR) 85 dB 90 dB

2025年1月17日 星期五

Audient 推出 iD48 桌上型錄音介面

根據顧客回饋要求,Audient 擴展了其 iD 桌上型錄音介面系列,推出了一款 8 路 iD 錄音介面 iD48。這款 24 輸入/32 輸出的 USB-C 錄音介面基於其同系列產品的核心功能集,但提供了「足以應對任何錄音場合的 I/O」。它專為製作人和工程師設計,提供行業標準功能。搭載 Audient Console 控台麥克風前級放大器、先進的 32-bit ESS 轉換器技術,以及新的可切換類比插入技術,使得整合外部設備快速而直觀。

可切換的路由設定允許用戶選擇哪個來源輸送至 ADC 路徑,並可選擇使用 Audient Console 麥克風前級放大器或 DAW 輸出發送至外部設備,並可按聲道設定。客戶也可以完全繞過 Audient 麥克風前級放大器,直接進行轉換錄製。

這八個超低噪音、低失真的 Audient Console 麥克風前級放大器提供了 68dB 增益。與整個 iD 系列一樣,這種離散的高檔運算放大器設計採用與 ASP8024-HE 錄音控制台相同的電路。此外,增加了 32-bit ESS DAC 轉換器技術,以在轉換過程中最小化品質損失,同時最大化性能,從而在 DAC 上實現了 126.5dB 的動態範圍。iD48 還可以選擇增加多達 16 路外部麥克風前級放大器,因此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擴展。完全相容 iD Mixer,iD48 可用於設置超低延遲的直接監聽、創建立體聲提示混音或保存佈局預設,所有操作均可通過一個APP應用程式完成。

新聞來源:WorshipAVL

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USB-C耳機隱藏DAC 低廉價格可享無損音質

[星島綜合報導] 總部位於香港的Hidizs在USB-C耳機線中內置了一個小型但功能強大的DAC,能夠連接到IEM(入耳式耳機),讓用家隨時隨地從手機或筆電中享受更細膩的無損音樂細節。

目前通過Kickstarter眾籌平台提供,起始優惠價格僅為39美元,ST2 PRO Nebula是一個非常划算的選擇——而且它的外觀也相當吸引人。

市場上很少有像這樣直接內建於耳機線中的DAC產品。事實上,唯一能找到的替代品是Questyle NHB15,但價格在230至300美元之間。


相比之下,Nebula的價格只需一小部分,並且內置高解析度麥克風,便於通話使用。對於那些願意接受有線耳機的人,這款產品無疑是一個值得深入了解的選擇。

首先,Nebula搭載了ESS的ES9218AC PRO解碼晶片,支援32bit/384KHz的PCM採樣率,同樣被應用於廣受好評的行動DAC產品如Questyle M15。當搭配無損音源(例如FLAC文件庫、Apple Music的無損串流或TIDAL)時,您應該能感受到音質和細節上的明顯提升。

Nebula的功率表現也相當出色,輸出功率高達70mW,足以驅動幾乎所有IEM,包括那些通常需要更高推力的平面磁性耳機。

此外,其+122dB的高動態範圍和0.0012%的低總諧波失真(THD,信號通過電子系統後的失真測量),保證了媲美主流耳機放大器的Hi-Res音訊品質。


再來看IEM耳機本身:這款耳機採用了「Hidizs聲學實驗室打造的定製10mm雙磁路動圈單元」,並配備PU+PEEK複合振膜,確保耳機輕便耐用。由於雙磁路設計,您可以期待延伸的高頻響應和非凡的細節表現。

內置DAC的耳機線採用2針接口,與IEM連接。這意味並不限於使用Nebula附帶的耳機,可以將耳機線與其他IEM搭配使用。此外,Hidizs還提供僅包含耳機線的選項,便於節省成本。耳機線採用編織設計,看起來也很精緻。

音質如何?根據一些媒體和音響發燒友內容創作者在產品推出前的試用評測,Nebula的聲音特性明亮且充滿活力,呈現V字形音色特徵,提供強化的低音與高音,並略微降低中音。用戶還可以期待豐富的音樂細節和寬廣的聲場表現。

Nebula並不以重低音為主,因此您可能需要選擇偏暖的音源,調整EQ設置,或者搭配低頻表現更飽滿的IEM。評測影片中顯示,當麥克風靠近嘴巴時,通話音質清晰,掛在耳邊時的音質也算不錯。

總的來說,Nebula在39美元(約56加元)的初始價格上幾乎是毫無懸念的選擇。隨著早鳥優惠售罄,價格會逐漸上升,但即使是90美元(約130加元)的建議零售價,對於Chi-fi愛好者和音響愛好者來說依然非常划算。實用的麥克風和自行選擇IEM的選項更增添了吸引力。

Hidizs計劃於今年(2025)2月向客戶交付Nebula,並提供全球免費配送。

圖片:Hidizs

新聞來源:星島日報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xDuoo XD05T 真空管耳機擴大機:復古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xDuoo XD05T 真空管耳機擴大機不僅是一款外觀經典、功能強大的音訊設備,更是音樂愛好者追求極致聽感的首選。憑藉其獨特的混合電路設計和精選的1960年代復古真空管,XD05T 提供了一種無與倫比的溫暖而詳細的聲音體驗,使它在現代數位音樂設備中獨樹一幟。

經典的真空管聲音

XD05T 採用了兩支來自1960年代的精選真空管,這些真空管不僅稀有且不再生產,其所呈現的音質具有獨特的經典「類比」感。透過這些精心搭配的真空管,能夠增添均勻的二階諧波,提供柔和、溫暖的聲音,並充滿情感深度。這種聲音特別適合古典音樂、爵士樂、人聲等風格,能夠捕捉音樂中的微妙細節,帶來愉悅的聽覺享受。

創新的混合電路設計

為了凸顯獨特的「管聲」,xDuoo 在放大階段融入了真空管,而在電流放大階段則使用電晶體,這樣的混合設計不僅保留了真空管的溫暖音色,也兼具電晶體的解析力和穩定輸出。當驅動300歐姆的高阻抗耳機時,其輸出功率可達556毫瓦,充分釋放高阻抗耳機的潛力。

雙 ESS ES9039Q2M DAC 晶片

xDuoo XD05T 不僅以其真空管和混合電路設計引人注目,還在數位類比轉換技術方面具有突破。該裝置配備了雙 ESS ES9039Q2M DAC 晶片,這是目前市場上性能卓越的數位類比轉換晶片之一。這兩個DAC晶片能夠提供極高的解析力和細節還原度,使得音訊信號在經過真空管放大之前,已經達到了一種非常高的純淨和清晰度。

這種雙DAC設計不僅增強了聲音的層次和深度,還提升了整體聲音的動態範圍和音訊細節表現。無論是在解析細微的高頻細節,還是在處理深沉的低頻效果時,雙重 ES9039Q2M DAC 晶片均能確保聲音的準確性和音樂的真實感。這使得 XD05T 不僅適合傳統音樂的細膩表達,也能夠應對現代音樂中複雜的音訊處理需求。

搭配上述的真空管和電晶體混合放大技術,XD05T 的雙DAC設計進一步確保了聲音的溫暖與細緻,滿足了對音質有極高要求的聽眾。這種先進的數位技術與經典的真空管放大技術的結合,讓 XD05T 在多樣化的音樂體驗中,都能展現出卓越的音質表現。

靈活的增益選擇與豐富的調節功能

XD05T 提供三種增益級別(TURBO L、M、H),適合從入耳式耳機到低阻抗及高阻抗耳機的各種需求。此外,增強重低音的功能讓低頻更加深沉有力,增加音樂的沉浸感和動態。

桌面與行動模式

無論是在家中使用專業Hi-Fi電源,還是外出時利用內置電池,XD05T 的雙模式設計都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注意,在使用時因設備會產生熱量,請避免將其放置於包包或封閉空間中。

多功能的連接模式

擁有多達八種使用模式的 XD05T,提供了豐富的輸入和輸出接口選擇,包括平衡輸入/輸出(4.4mm)、同軸/光纖輸入、線路輸入/輸出及USB輸入等,使其能夠輕鬆連接手機、電腦、平板、CD播放器等多種設備。

除了豐富的有線連接選項,xDuoo XD05T 在無線技術方面加入了先進的藍牙功能。配備了 Qualcomm QCC5125 藍牙晶片和支持藍牙 5.1 標準,XD05T 確保了更穩定、更快速的無線連接,大幅提升用戶的使用便利性和靈活性。

XD05T 支持多種藍牙音訊格式,包括基本的 SBC 和 AAC,以及更高質量的 APTX, APTX LL(低延遲), APTX HD 和 LDAC,這些格式讓用戶能夠根據自己的設備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音訊傳輸質量。無論是追求無損音質的高級用戶,還是需要低延遲體驗的遊戲玩家,XD05T 的這些藍牙格式選擇都能滿足不同的需求。

精確的音量控制

搭載數位調節晶片的 XD05T 提供了99級的音量控制,使用者可以精確地調整到理想的聲音水平,即使是連接入耳式監聽耳機,也能確保音量控制的精準和安全。

結合復古魅力與現代科技的 xDuoo XD05T 不僅重現了真空管的時代感,更以其高性能和多功能性滿足了現代音樂愛好者的各種需求。無論是音質的細膩、功能的多樣性,還是操作的便利性,XD05T 都是追求高品質音響體驗者的理想選擇。

消息來源:LINSOUL

2024年9月13日 星期五

HK$2,399玩串流高清連接家中音響?iFi ZEN Blue 3 收發解碼器支援 aptX Lossless、LDAC、LHDC高清藍牙收發DAC解碼器 !

iFi Audio 最新推出的 iFi ZEN Blue 3 是一款支援多種Hi-Res編解碼器的藍牙 DAC,包含 aptX Lossless、aptX Adaptive、aptX HD、LDAC 和 LHDC。

iFi ZEN Blue 3手機直接輸出RCA及4.4mm平衡

搭載 Qualcomm QCC5181 藍牙晶片,支援藍牙 5.4 並提供無線 16bit/44.1kHz CD 音質,最高傳輸速率達 1.2Mbps,雙向藍牙傳輸更可將串流音樂送至其他播放裝置。可以讓大家直接用RCA或4.4mm平衡耳機直接聽歌。

iFi Audio 最新公佈 ZEN Blue 3 DAC 解碼搭載 Qualcomm 最新 aptX Lossless 無線編碼器,支援無線16bit/44.1kHz CD 音質規格播放,最高可達 1.2Mbps,並對應雙向藍牙傳送,可將藍牙播放串流訊號傳輸到另一播放裝置!

iFi ZEN Blue 3 是一款多功能的藍牙DAC(數位類比轉換器),支援多種高解析度音訊編解碼器,包括 aptX Lossless、aptX Adaptive、aptX HD、LDAC 和 LHDC。它配備了高通的 QCC5181 藍牙晶片,支援藍牙 5.4 連接。

單端和平衡類比輸出;不是單晶片 (SoC) 電路建構的,而是使用單獨的 Qualcomm QCC518x 藍牙晶片、ESS Sabre DAC 晶片和(輸出)運算放大器

機背除了RCA之外仲有4.4mm平耳機插口

iFi ZEN Blue 3主要技術規格:

  • 藍牙版本: 5.4(支援接收和傳輸模式)
  • 支援編解碼器: aptX Lossless、aptX Adaptive、aptX HD、LDAC、LHDC、AAC、SBC
  • 雙向aptX Lossless藍牙模式
  • DAC模式: USB、光纖、同軸
  • 類比輸出: RCA、4.4mm 平衡輸出
  • 最高取樣率: 192kHz/24-bit
  • 尺寸: 158 x 115 x 35 mm
  • 重量: 447g
  • 零售價 : HK$2,399

文章來源:Post76影音玩樂網

2024年7月1日 星期一

iFi Zen Blue 3:具有aptX Lossless無損傳輸和接收的無線DAC

iFi Audio 最近將Zen DAC 3和Zen Phono 3推向市場,但作為一向活躍的製造商,它在創紀錄的時間內發布了兩款新產品: iFi Zen Blue 3 無線 DAC(299 歐元) 和 iFi Zen Can 3 耳機擴大機(229 歐元),我們將在另一則新聞中介紹。

具備 Bluetooth 5.4 連接性,自 7 月 9 日起上市的 Zen Blue 3 是全球首款能夠以 CD 品質發送和接收音訊信號的無線 DAC。它支持的 aptX Lossless 藍牙編解碼器,其位元率在 1100 至 1200 kbps 之間(相比之下,LDAC 編碼的峰值僅為 990 kbps)。事實上,更昂貴的 iFi NEO iDSD 2 也支持 aptX Lossless,但僅限於接收,並未支持發送。

Zen Blue 3 也支援 LDAC、aptX Adaptive、aptX、AAC 和 SBC, 因此您可以從任何藍牙裝置傳輸音樂,但想要充分利用 aptX Lossless 的人需要擁有相容的來源裝置或耳機。

內部裝有 ESS Sabre ES9023 DAC,支援高達 192kHz/24bit,以及平衡線路輸出,可減少訊號雜訊和聲道之間的串擾,從而實現更清晰的聲音。

DAC 有三種選擇模式:RX(從來源裝置接收藍牙串流)、TX(將藍牙串流傳送到另一台裝置)和有線 DAC 模式,該模式可讓您將 DAC 連接到使用有線的裝置。此外,如果您在遊戲配置或視訊鏈中使用 DAC,則可透過相關正面按鈕啟動的低延遲模式應有助於減少任何音訊視訊同步延遲。

有線連接全部位於背面,包括兩個立體聲 RCA 輸入、一個 USB-C 輸入、S/PDIF 光纖和同軸輸入/輸出(用於本機 24-bit/192 kHz 播放)以及一對 RCA 和 4.4 立體聲輸出均衡。作為最佳搭配,iFi 推薦 79 歐元的 iPower 2 電源,配備專有的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II 技術,可消除所有傳入的 EMI 和 RFI 干擾。

新聞來源:AF Digitale

2024年6月22日 星期六

花錢花得歡喜甘願-Ferrum Audio Wandla GoldenSound Edition DAC

文‧林治宇 圖‧蔡維峻

對於波蘭 Ferrum Audio 而言,創意與技術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像是戴天楷先前評測過的 Wandla DAC,搭載了 HQPlayer 開發者 Signalyst 為其專門設計的數位濾波模式,並且具備超級完整的連接介面(包括 HDMI ARC、I2S 與類比輸入)和極度好用的觸控螢幕,讓 Wandla 推出不久就成為市場上同類產品中的異屬。現在,Wandla 又進化了,那就是 Wandla GoldenSound Edition,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入更多功能和更強的性能,打算繼續拉開領先差距。

進化後的 Wandla 為何取名 GoldenSound Edition?因為這是 Ferrum Audio 受 GoldenSound.audio 網站主事者 Cameron Oatley 的提議而開發出的版本,因此便以 GoldenSound Edition 稱之。新版和原版有何異同?除了取消 MQA 解碼,Wandla GoldenSound Edition(以下簡稱 Wandla GE)增加了五大功能,接下來便一一介紹。

提高數位動態餘裕

Wandla GE提高了數位動態餘裕(digital headroom)。由於音樂產業「響度戰爭」的關係,流行音樂錄音中保留的動態餘裕越來越少,可能會導致 DAC 重播時造成波形切削甚至失真。Wandla 原本就有自己的數位處理餘裕,Wandla GE 則把餘裕留得更多,以因應其額外的升頻取樣和 DSP 數位處理程序。據 Ferrum Audio 表示,即便將 Wandla GE 的音量控制關閉,讓它以最大電平輸出並啟用各種 DSP 功能,播放任何錄音都不會出現失真。

完整試聽文章請至 U-Audio

2024年5月24日 星期五

Tone2 Pro拆解:硬體配置豪華,可與小米拿手的「碉堡級」堆料

如果你是音樂發燒友,或是喜歡玩HiFi音樂,那肯定對本期這個拆解產品不陌生。 Tone2 Pro是世野科技推出的一款迷你桌上型解碼耳擴一體機,也就是一個DAC+耳機擴大機的產品。

外觀上,Tone2 Pro做工十分精緻,外殼是一個CNC一體成型的機身;接口上,Tone2 Pro巧妙地設置了多種輸入輸出接口。

  • 兩個USB-C口:一個可以連接電腦、單板計算機等,既能夠供電,又可以提供音源的輸入;另一個支援支援I2S協議,同樣可以作為5V的電源輸入,也可以連接官方配套的藍牙模組,實現無線音源的輸入;
  • 同軸輸入:可以接CD播放器等;
  • 兩個平衡RCA埠:輸出類比訊號,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世野科技推出的業界首創的平衡RCA線路輸出;
  • 一個是4.4mm平衡耳機插孔;一個3.5mm單端輸出接口,可以接耳機音箱等;

此外,Tone2 Pro還有一個重要的多功能旋鈕,既可以實現旋轉,又可以實現側邊按壓。並且可以透過按壓和旋轉的組合動作實現不同的功能(可參考下圖)。可調節的功能非常多,即便是我使用了幾週,還是沒有完全記住這些相對應功能的操作,說實話,學習成本還是挺高的。如果在這個機身上設計一塊螢幕顯示對應的功能,相信會更人性化。

以上就是Tone2 Pro的基本狀況,在實際使用時,尤其是如果你之前沒接觸過類似的專業解碼器,第一次感受確實會比較震撼。

而Tone2 Pro有兩點給我的印象會比較深刻:

  1. 推力大,能夠驅動阻抗高達150歐姆的各種要求苛刻的發燒級耳機;
  2. 失真低,聲音很乾淨,有專業器材的味道。

這可能就是由於這個產品採用了不俗的硬體配置,到底是怎樣的方案呢?

拆解

拆解後的PCB主機板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元件佈局賞心悅目,晶片基本上都佈局在正面,背面只有一些被動元件。

主控為XMOS的微控制器(XU216),這是一款16核心16執行緒的音訊解碼晶片,可實現高品質的USB音訊解決方案。

在我看來這款晶片有兩個重要的特點:

  1. 高效能,可支援高達32bit/384KHz取樣率,完全呈現數位母帶級音質;
  2. 提供了完整的硬體MQA解碼功能,可實現下一代"原始主質量"網路串流媒體和音訊播放。

Intel的CPLD(5M80ZM68C5N),作為I2S訊號的介面晶片,連接XMOS的音訊解碼晶片以及DAC晶片。

DAC晶片採用的是ESS的高效能DAC晶片(ES9038Q2M)。

配合四顆德州儀器的運算放大器(OPA1612)和三顆功率放大器(RT6863D),實現超低失真的RCA平衡輸出。同時可提供超強的輸出功率,輕鬆推動高阻抗的Hi-Fi耳機,享受Hi-Fi的聆聽體驗。

運轉的正負電源採兩顆ADI的低雜訊LDO,而DAC的類比輸出參考電源採用ESS的超低雜訊LDO(ES9311Q),同時旁邊也搭配了具有低損耗、低溫漂、長壽命的薄膜電容。這種組合既可以保障電源的穩定、可靠,有效地從源頭控制噪音的產生。

作為一款聲學產品,各類音訊元件也是精挑細選,板子搭載兩顆JRC的極低失真的音訊音量控制晶片(NJU72315),確保音量控制保證線性,同時更準確地還原音源。

此外,時脈管理系統也可圈可點,PCB板上堆砌了兩顆音訊頻點的低相噪、低抖動的主動晶振(Accu AS318-B系列)以及一顆100M的高效能主動晶振( SiTime SiT8209)。這種組合可以實現對資料精準整形,達到統一的時鐘。

Tone2 Pro的整體硬體框圖(相關元件)如下:

小結

以上基本就是這個Tone2 Pro拆解後的主要晶片選型方案。從實際結果看,基本都是國際半導體大廠的晶片:XMOS的16核16線程音訊解碼晶片(XU216);Intel的CPLD(5M80ZM68C5N);ESS的高性能DAC(ES9038Q2M)、超低噪聲LDO(ES9311Q );德州儀器的運算放大器(OPA1612)、功率放大器(RT6863);JRC的音訊音量控制晶片(NJU72315);即使是時脈管理方面,都採用高性能的主動晶振。由此可見硬體堆料確實厲害,因此Tone2 Pro提供了不俗的音訊質量,對於這樣一個豪華的硬體方案,螢幕前的你又是怎樣的觀點呢?

文章來源:eefocus

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六大改變,功能和性能更強 Ferrum Audio Wandla GoldenSound Edition DAC

Ferrum Audio 受到高度讚譽和好評的 Wandla DAC 推出了進階版 Wandla GoldenSound Edition,不僅具有更多的功能,和後端器材也有更好的相容性。那為何稱作 GoldenSound Edition?因為這是 Ferrum Audio 受 GoldenSound.audio 網站的 Cameron Oatley 的提議,合作開發出的版本,因此如此稱之。新的 Wandla GoldenSound Edition(以下簡稱Wandla GE)和原版有何差異?共有六大方面不同。

第一,提高了數位動態餘裕(Elevated digital headroom)。Wandla 原本就有自身的數位餘裕,Wandla GE 則加以提高,以因應其他 DSP 功能,並避免產生削波和失真。

第二,Wandla GE 新增了空間感增強功能(Spatial Enhancement),利用 Ferrum 的 SERCE 模組的強大功能,提供更寬闊的音場,並增加聲音的分離度。Wandla GE 具有不同模式的空間增強功能以因應耳機或喇叭的使用,而且不會造成音染或失真。

第三,Wandla GE 提供真空管模式,即增加 DAC 的偶次諧波失真,來產生類似真空管的溫潤音色,而無須改變頻率響應分布。

第四,Wandla GE 新增了 Impact + 功能,讓喜歡低階的人,可藉此提升低音表現,並可以獲得額外的衝擊感和動態。

第五,為了確保所有的 DSP 功能都能用上 SERCE 模組的處理能力,Wandla GE 取消了 MQA 解碼。

第六,Wandla GE 的輸出電壓具有微調功能,讓使用者可選擇略低於 10 Vrms 的輸出,或略低於 4 Vrms 的輸出,如此一來可讓 Wandla GE 對後端器材保有更好的相容性,而無需使用任何數位音量控制。這項功能未來也會成為常規版 Wandla 的標配。

器材規格

Ferrum Audio Wandla GoldenSound Edition
型式:DAC
輸入端子:
AES/EBU (最高 192kHz/24bit,DoP 64)
Optical S/PDIF (最高 192kHz/24bit)
Coaxial S/PDIF (最高 192kHz/24bit,DoP 64)
USB-C (最高 768kHz/32bit,DSD 256)
HDMI ARC (最高 192kHz/24bit),TV input with CEC
I2S (最高 768kHz/32bit,DSD 256)
類比輸入:RCA
類比輸出:RCA,XLR
頻率響應:10Hz – 200kHz / +- 0.1dB
THD+N:-115dB (unweighted)
動態範圍:127dB (A-weighted)
尺寸:217.5 × 50 × 206.5 mm(寬×高×深)
重量:1.8 kg
售價:請洽代理商
代理商:藝聲
電話:(02)2391-7999
網址:www.soundart.com.tw

新聞來源:U-Audio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獲得蘋果MFi認可!音質比上代更強,聊聊曠世M12i/M15i解碼耳擴

獲得蘋果MFi認可!音質比上代更強,聊聊曠世M12i/M15i解碼耳擴

全新升級

questyle曠世之聲近期推出了M12/M15的升級款:M12i/M15i。

較比上代,M12i/M15i獲得了蘋果MFi認可,完美支援iPhone /IPad和蘋果生態連接,可以大幅提升蘋果設備音質體驗,另外電路設計與部分硬體用料和上代不同,聲音聽起來更加精緻。

M12i/M15i支援換線功能,支援Type-C、Lightning、電腦USB介面轉耳機接口,支援相容iOS、Android、Harmony OS、Windows、macOS系統,Lightning介面線材需要額外購買,本機會提供一條Type-C接口線材和Type-C轉USB介面配件。

M12i/M15i均採用了ESS公司的旗艦DAC ES9281AC晶片,支援PCM768與DSD512解碼能力。

內建曠世自主研發的SIP電流模放大器模組,不受運轉功率限制,擁有0.0003%的超低失真和超高電流輸出能力,底噪低於-130dB,享受高清音質帶給你的聲音盛宴。

M12i/M15i支援自適應8Ω~600Ω阻抗的耳機驅動,最高支援600頻表現:人歐姆阻抗的耳機,內部採用TOREX高效率電源管理系統,具備高效能、低功耗、低發熱的效能,不會增加手機太多功耗。

你無需擔憂小尾巴會猛吞手機電量的問題,還能提供強悍推力。

M12i/M15i兩者的差別在於電路設計與用料不同

M12i僅支援3.5mm單端耳機接口,M15i支援3.5mm單端與4.4mm耳機接口,M15i設有增益開關,支援手動調節低增益與高增益。

M15i外接可調增益開關

聲音上M15i會強於M12i,如果預算到位,還是更推薦M15i

你可以從下圖的細節看出,M12i/M15i的電路設計與用料,與前代完全有較大的不同,M12i/M15i的聲音較比M12/M15更精緻,細微音的處理上更凝聚細膩,不易出現毛躁感。

左邊是M12i/M15i,右邊是M12/M15。

聊聊聲音吧,更多技術參數歡迎去看看官方介紹咯,先聊聊M12i的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