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Auralic聽了會想買。」
這句話,是U-Audio主編林治宇跟我說的。
我把這事說清楚一點。
話說去年年底, 藝聲音響在自家門市舉辦了Auralic G系列的發表會。該系列產品於2017年的慕尼黑音響展曝光,並於當年的台北音響展首度在台亮相。本地代理商藝聲音響年底前邀請Auralic的CEO王軒騫來台,舉辦產品發表會並與台灣的音響媒體見面。在聽了王軒騫的簡報之後,林治宇跑到我身邊跟我這麼說:「這Auralic聽了會想買。」
林治宇玩數位串流很多年了,在數位串流還不盛行的時代,他就開始搞CAT。這是什麼?貓?不是,這裡的CAT是指Computer as Transport,也就是用電腦當作數位轉盤播放音樂。到後來,他索性放棄其他所有的訊源,專心致志,單搞電腦訊源。他家的電腦,CPU上沒有散熱風扇,取而代之的是高聳的散熱塔;電腦的電源供應器另置於一個獨立機箱,這樣才能隔離雜訊和震動。為了搞好電腦訊源,他研究怎麼簡化系統,關閉掉所有與音樂無關的功能;他研究各種播放軟體,一個一個購買,親自試用;他不時還會更換新的電腦組件,好提升電腦的播放品質,作為同事的我就幫他收過幾次快遞,都是電腦零組件。說起數位串流,U-Audio的眾編輯沒一個比他厲害。
他的道行有多深呢?過去幾次,只要U-Audio接到串流播放器材的評論,即或是別的編輯負責評論,治宇也會把機器帶回去聽幾天,與自家CAT比試一番。就因這樣,他才能讓自己的電腦訊源不斷精益求精更上層樓。不過,我也願意告訴您,就我所知,能打敗「治宇牌CAT」的串流器材,非常非常少。我也問他怎麼不找一台夠水準的串流播放機來用,他總是說,「在能負擔得起的價位裡,還沒有器材比我的電腦厲害的。」這次,還沒聽到聲音,只不過聽了王軒騫的簡報,他就不禁跟我吐露心中的羨慕。
這是Auralic的旗艦數位串流轉盤Aries G2,外觀設計極簡卻高雅,機殼上方蝕刻著自家商標。所有資訊都顯示在前面板中央的OLED螢幕,操作起來相當直覺,目錄架構很邏輯。
Aries G2可以有線連接,也可無線串流,不僅支援Wifi ,也支援藍牙。使用時,兩側的天線要裝上。數位輸出端子一應俱全:AES/EBU、Coaxial、Toslink、USB以及他們自家開發的Lightning Link(HDMI)。如果搭配Auralic Vega G2使用,請優先以L-Link連接,如果搭配其他的DAC,建議優先使用USB,這樣可以支援的較高的檔案取樣率。
我知道這是真的。因為在此之後,他三不五時便來跟我談Auralic的器材,談他看到網路怎麼說啦,或者他看到哪一台器材覺得很有意思啦。雖然是主編,他也不好搶我寫的評論,為了解饞,治宇特別開了一個數位串流的專題,還納入了Auralic的低價位串流播放器Altair,他親自試用試聽。聽過之後,他很興奮地跟我說:「這Auralic真的很厲害,聲音沒話講。」治宇為文向來謹慎,甚少在他的文章裡讀到激動的情緒或斬釘截鐵的評語。評論Altair時也不過在第一段留下了一句「極具競爭力,絕對有向上挑戰的實力」的文字,但我知道,可能也只有我知道,他究有多喜歡Auralic Altair的聲音。
講這許多作什麼?我是要告訴各位,Auralic真的很厲害,真的是聽了會想買的器材。林治宇是閱機無數的資深編輯,本身又是數位串流高手,遇到Auralic,他也要怦然心動。那我呢?跟您實說,歸還Auralic的器材後,我馬上跟藝聲的小蒲訂了一台Auralic的機器。那台尚未引進,我當然聽都沒聽過,然而,基於使用經驗,我對Auralic的本事深具信心。而且,我甚至覺得自己已經不能過沒有Auralic的日子了,因此立刻下訂。至於我買的是什麼,以後您會知道的。
這是Vega G2 DAC,有兩組耳機輸出,右邊一個圓形旋鈕,操作起來有類似級進式音控那樣一段一段的,他們採用R2R的純類比音控線路。因為Vega G2的核心是一個Tesla通用運算平台,因此開機時需要耗費一點時間,大約十幾秒就可完成開機。
Vega G2有完整的數位輸入,包括RJ45的端子工數位串流播放,另有一組RCA類比輸入可連接其他訊源,令之充當前級使用。類比輸出則有平衡與單端兩路。L-Link端子有兩組,一個是供連接其他Auralic G系列器材,一個是專門為即將推出的主時鐘Leo GX準備。
創辦人王軒騫是電機、錄音、音樂三方面專才
回頭講Auralic G系列。王軒騫在發表會上,完全不避諱這是個中國品牌,而且他還標榜Auralic就是中國品牌、中國製造,展現出十足的自信。他應該有信心的。因為Auralic確實不簡單,甚至,它很驚人。
王軒騫大學的時候念的是電機工程,畢業後進入中國傳媒大學修習錄音藝術並拿到碩士學位。王軒騫從小學鋼琴,直到現在他還在彈。至於他幼年時的鋼琴老師,您道是哪位?答案是周廣仁,這位中國現代音樂史上重要的鋼琴家也是教育家,她曾開創音樂學校,也籌辦音樂比賽,作育音樂英才無數。如果這樣算看,王軒騫也要算上一個,他倒是周廣仁眾多徒子徒孫裡,唯一一個創辦國際知名音響品牌的CEO。電機學位、錄音藝術學位、古典音樂專才,這三個身份集合在一起,融匯出王軒騫這個人。
他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跑去德國旅行,參加柏林森林音樂節。途中遇見了加州理工學院畢業的王源,此人任職於一家度量衡製造商,負責管理一間工廠。兩人都愛音樂,也喜歡音響,談到抱負,一拍即合。回來之後,他們合作創辦了Auralic,在中國註冊名稱為「聲韻音響」,時為2009年。
我不一一細數之後的產品歷史,各位可參讀林治宇撰寫的「無線串流領航者—Auralic Vega G2發表會」。2014年他們推出了串流轉盤Aries,其造型前衛亮眼、聲音卓越出眾,僅要價1,600元美金,獲得各國音響媒體一致好評。同期推出的數位類比轉換器Vega,售價2,800美金,卻擁有飛秒級時鐘、自家開發的運算核心晶片,同樣擄獲眾家評論員的心。不過,這些,台灣的朋友都沒趕上,因為Auralic首度在台取得代理,是2017年的事。
這是2014年推出的第一代Aries,外型特殊,做工細緻,為了隱藏天線,上下的蓋板使用了塑膠材質,但是具有A級仿真程度的金屬質感。(Auralic提供)
待後續機種問世,Auralic G系列將會是最超值的四件式訊源
還好藝聲音響代理了Auralic,才讓更多台灣的音響迷和愛樂者能夠體會到它的威力。而且,台灣第一次接觸的,就是Auralic的傾力之作—Aries G2串流轉盤和Vega G2 DAC。不過,這兩台僅是全新旗艦G系列的首波產品,完整的G系列還有待另外兩台機器的加入,一個是時脈產生器Leo GX,另一個是升頻器Sirius G2。用家當然可以單獨使用Aries G2或Vega G2,但是若能買齊整套G系列產品,將會是市面上轉盤、解碼器、升頻器、主時鐘分體四件以上的Hi End訊源組合中最便宜的一套。
便宜,是跟dCS、Esoteric和MSB相比。Aries G2和Vega G2並非真正入門級的產品,但是,性價比卻很高,他們應用了Auralic最新也最完整的技術,對Auralic的工程師而言,它們是不妥協的作品。怎麼個不妥協法?先從外觀講起。第一代的Aries造型特出,上下兩片波浪狀的蓋板,讓整台機器像是一個海蚌一樣。那兩片蓋板看起來像是鋁合金製成,其實是塑膠板,因為Auralic不想讓Aries上插著天線,因此非用塑膠板不可,這樣訊號才能穿透,讓隱形天線奏效。王軒騫說,單是要做這個外殼,就費了好一番功夫。這次新的G系列,一樣難搞。
Auralic在今年就會出齊G系列四件器材,包括Aries G2串流轉盤、Vega G2 DAC、Sirius G2升頻處理器、Leo GX主時鐘。(Auralic提供)
極簡設計的機箱,製作卻十分費工
G系列的四款器材,外觀設計幾乎一樣,整體設計貫徹了極簡的工藝美學。Auralic對金屬加工的要求很高,即便在金屬加工技術一流的中國,工廠也不是說做就做得好。起初,機箱的良率甚至僅有15%,後來才漸漸提升到75%,單是機箱製作,成本就高的驚人。全機以三塊金屬板材構成,上蓋是一個立體的ㄇ字型機殼,用整塊總重21公斤的鋁合金以CNC切削成型,五面一體成形,再加上底板和端子座固定板,三塊構成整個機箱,機箱結構的機械穩定性非常高。
而且,仔細觀察位於前面板的按鍵,這些圓形按鍵上刻有電源、前進、後退、播放等代表符號。因為G系列器材的前面板是有弧度的,並非平面,其上的按鍵則要與面板的弧面切齊,也就是說,按鍵的表面也有配合前面板的弧面。按鍵與面板間的縫隙非常小,小到幾乎看不出接縫。我第一次看到器材時,還以為按鍵是觸控的,沒想到是實體按鍵,其金屬加工水準之高,讓人驚艷不已。這樣的加工品質,即便在最頂級的Hi End器材中也尚未見到,廠商多半以立體按鍵為之,如此設計也很合理,但沒想到,Auralic做了一件沒人做過的事。
機箱主體是整塊鋁CNC挖出,由於Auralic對於做工要求很高,連切割和塗裝,工廠直到最近才將良率拉到75%。(Auralic提供)
就連按鍵也不放過,Auralic要求Aries G2上的按鍵必須有與面板相同的弧面,按鍵完全與面板切齊,而且僅留下極小的縫隙。(Auralic提供)
獨創Lightning Link可雙向溝通,兼顧訊號傳送和控制
第二個在新產品上的創舉,則是使用了Lightning Link的數位傳輸介面。別看到Lightning Link就以為是蘋果的介面,這其實是以HDMI為介面的傳輸方式,可以進行18Gbps的雙向傳輸。他們透過Lightning Link介面,可讓DAC Vega G2作為主時鐘(master clock),前端的輸入訊源也將以Vega G2 DAC為時鐘。一面,Lightning Link跟其他的數位傳輸介面一樣,可以傳數位訊號,另一面也同時給予時間資訊,並且,是以後端的Vega G2 DAC為時鐘。這個概念就跟外接主時鐘一樣,讓數位器材從轉盤到DAC都使用同樣的標準時鐘,就解決了時基誤差的問題,此一作法在Hi End音響界裡非常罕見,我沒有印象看到其他家這樣設計,如果有,Auralic也是鳳毛麟角之其一。如果日後購買了Leo GX主時鐘,當然主時鐘的性能可以再升級。連接方法是把Leo GX連上(且是僅僅連上)Vega G2,其他諸如Aries G2和Sirius G2則都繼續以Lightning Link連接Vega G2。Auralic讓全系統只有一個主時鐘,大家都要聽它的,這是Auralic實現jitter-free的方法。此外,用家還可以透過Lightning Link進行雙向控制,只要以此連接不同的Auralic器材,就能同時連動控制所有的器材。這個部分,容後再述。
L-Link可以雙向溝通,身兼訊號傳遞以及控制連結的功能。藉此,Auralic讓系統僅有一個參考時鐘,所有器材都聽它的,以達成jitter free的目的。(Auralic提供)
內存機制,徹底消除時基誤差
不過,單單Lightning Link介面,還不是Auralic在數位傳輸上的全部故事。Auralic還有三個相關的技術,讓數位傳輸更為優異。其一是透過內存機制,讓數位訊號串流到Vega G2 DAC時先進入內存,此時,Vega G2 DAC好像一個數位錄音工作站一樣,數位訊號會儲存成檔案的格式,然後根據這個檔案的取樣率,DAC內建的時鐘,會給一個準確的工作頻率,然後進行播放。這個設計,同樣可以免除數位傳輸的jitter的問題。要不然,一般的數位轉盤送入DAC訊號後,數位接收端接收到訊號就送出去進行數類轉換,如果給的訊號有誤差,送出去的訊號也就出錯了。透過這個內存機制,jitter的誤差和錯誤就被消除了。
從這張示意圖可以看出Auralic達到Jitter Free的作法,就是統一由一台機器做參考時鐘,所有的器材和訊源都以其為主時鐘。在沒有外接時鐘下,Vega G2內建的雙飛秒時鐘就是系統的時鐘,外接了Leo GX之後,就改以Leo GX為主時鐘。(Auralic提供)
44.1K/ 48K雙72飛秒時鐘
那這個時鐘有多好呢?Vega G2配備了2組72飛秒的時鐘,一組提供44.1KHz及其倍頻參考,一組供48KHz及其倍頻參考。這樣,不管前端給的取樣頻率是多少,都有相對應的時鐘可以應付,不再需要頻率轉換。而且,使用72飛秒等級時鐘的音響器材,市面上也屈指可數,Auralic不止Vega G2是這樣,Aries G2是這樣,就連次一級的Polaris串流擴大機與Altair串流播放機,也都是雙飛秒時鐘。這是Auralic數位傳輸高明之第二點。
特殊電氣隔離技術讓噪訊進不來
其三則運用了特殊的電氣隔離技術。現在的數位技術很成熟,不管哪一家的DAC晶片都有很好的性能,動態範圍都很寬廣,140dB都不是問題。但是,能夠發揮多少原本DAC的實力,要看廠商對於降低噪訊投注了多少努力。如果DAC的noise floor壓不下來,外界的數位噪訊一進來,再好的電氣規格都是理論,根本沒有意義。因此,Auralic一方面做別人也會做的事,就是使用超低噪訊的線性電源,而且使用了雙電源設計,一個給處理器使用,一個則提供類比和數位音頻線路。另方面,他們更使用了物理隔離的作法,在線路上直接進行電氣隔離,特別是針對Aries G2和Vega G2內部處理器。在Vega G2上尤其有好處,因為一般的USB線傳輸最大的問題,便是會把前端電腦裡處理器和交換式電源的雜訊傳到DAC,同樣的情形,也在AES/EBU等數位傳輸上會發生。電氣隔離可以把這些雜訊擋下來。他們研究了多年,找到了一家澳洲公司所做的isolator,他們的產品可以支援到USB 2.0可傳輸的規格,然後再經Auralic的工程師加以改進,效果更好。在第一代的Aries上還沒有這個,他們當時就知道這個問題,只是沒有找到適合的元件,因此僅在USB的電源做了改進,增進了聲音表現。現在G系列上有了完整的電氣隔離,包括USB及其他的數位傳輸路徑上都做了隔離,讓數位傳輸更乾淨更衛生,聲音進步更不在話下。
為了有效提升動態,就得降低噪訊。Auralic有兩步,一個是採用雙線性電源,將音頻線路與處理器線路分開供電,另一個則是運用電氣隔離技術,讓各自還存留的雜訊不會造成干擾。(Auralic提供)
(Auralic提供)
(Auralic提供)
可以不斷升級進化的Tesla通用運算平台核心
前面說到Vega G2 DAC有內存機制,會讓訊號進來之後先進入內存,然後再行播放。而且,Vega G2 DAC本身也有串流功能,只要連上網路線就可以用了,那麼,勢必Vega G2裡面得有一個核心處理器。是的,Auralic在Vega G2裡面運用了Tesla通用運算平台,它把一個數位音訊的「先錄再播」的工作,透過軟體寫在IC晶片裡。不過,這個平台的功用不只這樣。整個Vega G2的解碼核心,是藉由這個Tesla運算平台再加上後端的一顆數位類比轉換晶片完成。這顆晶片是Auralic向ESS訂製的解碼晶片,為什麼這麼麻煩?ESS的DAC晶片品質不俗,很多Hi End音響廠商都是採用他們的產品。只是Auralic認為ESS原廠晶片裡的數位類比轉換的部分,設計得很好,但晶片包括音量控制、數位濾波等其他功能,Auralic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因此,他們向ESS訂製了一批僅有數位類比轉換的晶片,其他功能則由Auralic的工程師撰寫在Tesla平台裡。透過這個Tesla平台,Auralic讓器材可以不斷進化升級,只要經過軟體更新,器材性能就能再有突破,甚至增加新的功能都可以,這是FPGA晶片做不到的。Auralic讓GPU的通用計算應用延伸到Hi End音響領域,而且讓音響賦予了成長的生命。
Auralic Aries G2的內部圖。(Auralic提供)
Auralic Vega G2的內部圖。(Auralic提供)
類比模組造就好聲音—R2R音控與專利Orfeo A類放大
Auralic不僅在數位領域了得,在類比領域也不遑多讓。若打開Vega G2,會看到主電路板上有四個方形模組,因為蓋了金屬蓋,相當顯眼。這四個模組有兩個是他們自己開發的R2R音量控制,過去在第一代Vega裡,音量控制直接使用解碼晶片裡內建的數位音控,當音量衰減越多時,動態範圍也會跟著減少。在Vega G2裡,他們改採R2R的純類比音控。另外兩個模組則是他們設計的Orfeo A類放大模組,能夠確保低失真、高音質的表現。Vega G2雖然是一部DAC,但背後還有一組RCA的高電平類比輸入,加上他們的R2R音控以及Orfeo類比放大模組,讓Vega G2得以取代傳統前級,只要接上後級或主動式喇叭就可以使用了。
Auralic運用了模組化組件,上圖是Vega G2內部在類比線路上的四個模組,兩個是R2R音量控制模組,兩個是超低噪訊A類放大模組。(Auralic提供)
這是他們的R2R音量控制模組。(Auralic提供)
(Auralic提供)
講究配重和獨規腳墊
除了電路設計的精良外,G系列的器材腳墊也經過特殊設計。一般的音響器材,因為內部的電氣佈局不同,往往重量不平均,例如在變壓器的位置特別沈重。Auralic的工程師認為這樣重量不均勻的問題,會影響機器本身的避震效果。因此他們每部機器在線路設計完畢後都會經過重新配重,使機器的重心保持在略近中央的位置。以這樣的基礎再來談避震,才能達到最佳效果。G系列的機器底部採用四個避震腳墊,每個腳墊共有五個零件,當中有一個避震彈簧,彈簧的強度根據機器的重量而不同。當中有一圈不銹鋼墊片,可以吸收低頻震動,最底部還有一個軟質的墊片,用以吸收高頻震動。此外,他們還考慮到用家會接上發燒線,這些音響發燒線自然垂下都有重量,因此,他們把機器的重心設計在中央偏前的位置,這樣就能在使用時達到最均衡的狀態。均衡配重、特殊腳墊,您還能說Auralic不用心嗎?這可完全是Hi End的思考啊!單是配重設計我就從沒聽過哪家公司做過。
自家開發的腳墊,內部有彈簧避震,而且各台機器因重量不同,所使用的彈簧強度也不一樣。Auralic甚至會替器材重新配重,盡可能讓重心置於器材中央。(Auralic提供)
我沒有像一般的評論文,一樣器材講完再講一樣器材,而是把Auralic Aries G2和Vega G2的技術精華綜合在一起介紹,是因為他們之間有許多相近甚至相同之處。Auralic的設計理念貫通了他們各個作品,展現出系列產品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至於那些從裡到外、由前而後的細部介紹,我就不表了。這樣顯得累贅而繁瑣。各位只要認識上述幾個重點即可,因為那些都是他們與其他Hi End品牌不同之處。
音響器材最重要的是要好聽,對於這種數位串流器材,還有一個要件,就是要好用。如果這兩點都具備了,那就可以稱得上是值得推薦得好器材。Auralic Aries G2數位串流轉盤以及Vega G2 DAC,在這兩方面,都深獲我心,接下來是我的心得報告,請各位續讀「Auralic Aries G2、Vega G2試聽報告(下)」。
文章來源:U-A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