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去年推出第八代 Core 桌上型處理器之時,相對應的晶片組有些趕鴨子上架,僅利用 Z270 晶片組易名為 Z370 搭配使用。雖然因應實體六核心處理器增加的耗電量,LGA 1151 接點針腳定義有所改變,負責供電的接點變多,主機板廠商也針對此處加強設計,但本質上與前一世代產品相同。
今年年初 Intel 正式發表 300 系列其餘晶片組如 H370、B360,此一系列晶片組才算不負改朝換代之名,製程採用與處理器相同的 14nm,並支援更深層的系統電源狀態,也終於導入引頸期盼許久的原生 USB 3.1 Gen2 支援性,並新增 CNVi 內建無線網路媒體層,外部透過 CNVio 銜接 RF 模組。
支援處理器超頻的 Z 系列晶片組,總算隨著第九代 Core 系列處理器的推出,由 Z370 正式交棒 Z390,上述真‧300 系列晶片組功能一脈相承,消費者也期盼面對實體八核心處理器,主機板製造商能夠再次端出何種牛肉?GIGABYTE 將於新一代主機板啟用新命名方式,取代過去 Gaming 加上數字的傳統。
本次介紹的主機板為 Z390 AORUS MASTER,等級劃分為先前的 Gaming 7,Gaming 9 將易名為 XTREME、Gaming 5 則為 ULTRA。想當然耳此一世代主機板將再度加強處理器核心供電設計,其餘部分還會有什麼令人驚喜的演出,即為本文所要探討的部分。
▲GIGABYTE 於新一代晶片組主機板啟用新命名劃分方式,Z390 AORUS MASTER 外盒卻依舊採用橘黑配色方便辨識。
▲底部背面以大型圖案簡介該主機板特色,包含 12+2 相處理器供電轉換、具備散熱鰭片和熱導管直觸設計的 MOSFET 散熱片。
▲隨包裝附贈 1 大張 AORUS 信仰貼紙。
▲多國語言簡易安裝說明,使用說明書、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
▲隨包裝附贈相當多的週邊配件,包含 2 條測溫線、2 條可定址 RGB 燈條轉接線、1 條 RGB 燈條延長線、G Connector、無線網路天線、魔鬼氈束線帶、M.2 螺絲與螺柱、4 條 SATA 線材。
▲配件還包含 1 個 SLI HB 橋接器。
GIGABYTE Z390 AORUS MASTER 規格
- 尺寸版型:ATX(305 x 244mm)
- 晶片組:Intel Z390
- 支援處理器:Intel Core 9000 Series/8th Gen. Core Series、Pentium、Celeron in LGA1151 package
- 記憶體插槽:4 組(雙通道),DDR4-2133∕2400∕2666,無 ECC、無緩衝,總和最大容量 64GB
- 介面擴充槽:PCIe 3.0 x16 x 3(x16/x0/x4、x8/x8/x4,PCIEX4 與 M2P 共用)、PCIe 3.0 x1 x 3
- 儲存裝置介面:SATA 6Gb/s x 6、M.2 x 2(M key、2242∕2260∕2280∕22110、PCIe 3.0 x2/x4(與 SATA3 4、SATA3 5、SATA3 1共用)、SATA 6Gb/s(與 SATA3 4、SATA3 5共用))、M.2 x 1(M key、2242∕2260∕2280、PCIe 3.0 x2∕x4)
- 背板 I/O:RP-SMA x 2、USB 2.0 x 4、USB 3.1 Gen1 x 2、HDMI x 1、USB 3.1 Gen2 x 3、USB 3.1 Gen2 Type-C x 1、RJ45 x 1、3.5mm x 5、TOSLINK x 1
- 附件:SATA 線材 x 4、2.4/5GHz 天線 x 1、SLI HB 橋接器 x 1、M.2 固定螺絲∕螺柱 x 2、測溫線 x 2、可定址 RGB LED 轉接線 x 2、RGB LED 延長線 x 1、G Connector x 1、魔鬼氈束線帶 x 2、AORUS 貼紙 x 1
GIGABYTE 可說是將 RGB LED 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廠商,導入可定址 RGB、記憶體插槽 RGB LED、PCIe 插槽 RGB LED、M.2 插槽 RGB LED,到雷雕導光片都是先驅者。Z390 AORUS MASTER 則大量應用導光與柔光效果,RGB LED 點狀光源刺眼情形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經過設計,展現高質感的發光效果。原本不喜歡 RGB LED,認為無需電子花車般裝飾的使用者,相信也會認同這次的設計氛圍。
▲Z390 AORUS MASTER 看不見 RGB LED 點狀光源,透過導光板、柔光板呈現相當優雅的效果。
這款主機板的發光區域主要為 3 處,音效轉換處理區使用 ESS SABRE HIFI 字樣透出光芒,劇透設置獨立 DAC 音效晶片,晶片組散熱片除了 AORUS 鷹頭意象標誌發光,背後還有漸層線條圖案點綴。主機板背部 I/O 飾蓋加碼安排可定址 RGB LED,從飾蓋縫隙當中替 AORUS 金屬貼紙打光,縷空部分再透過 MOSFET 散熱鰭片反射亮光。
▲音效區以 ESS SABRE HIFI 字樣呈現 RGB LED 發光效果。
▲晶片組發光處以 AORUS 鷹頭意象為主,再加上漸層發光線條背景。
▲I/O 飾蓋發光效果相當漂亮,利用縫隙替 AORUS 金屬貼紙打光,也順帶強調本款 MOSFET 散熱片具有鋁鰭設計的特色。
▲主機板另外安排 +12V、G、R、B 針腳與可定址 V、D、G 針腳各 2 組,可定址 RGB 針腳額外支援 +5V 與 +12V 供電選擇性。
會發光的區域還有雙位數 7 段顯示器除錯燈,並依然加裝 CPU、DRAM、VGA、BOOT 簡易除錯燈。本款照例擁有 Dual BIOS 設計,其中 1 個搭配可更換 IC 腳座,能夠額外以燒錄器燒錄韌體檔案,開機後以 LED 燈號表明目前哪顆序列快閃記憶體正在使用中。
▲主機板底部加裝雙位數 7 段顯示器,對照手冊解碼能夠找出問題所在,旁邊的微動開關為重新開機鈕。
▲角落一隅安排 4 顆簡易除錯燈,分別代表 CPU、DRAM、VGA、BOOT。
▲Dual BIOS 其中 1 顆序列式快閃記憶體安裝在可更換 IC 腳座當中。
▲主機板底部提供 BIOS 切換滑動開關,並能夠將 Dual BIOS 功能屏蔽變為 Single BIOS 模式。
從 AMD X470 晶片組主機板開始,GIGABYTE 選擇回歸真正具有散熱功能的鋁鰭片設計,這款主機板自然不會倒退走老路,MOSFET 散熱機構也導入直觸式熱導管設計。因應產品定位,主機板背部額外加上造型金屬保護板,並於 MOSFET 處所加裝導熱墊,順便負責些許散熱任務。
▲Z3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正面一覽。
▲MOSFET 散熱片依舊焊上鋁鰭片,求取空氣接觸面積最大化。
▲MOSFET散熱片採用熱導管直觸設計加上LAIRD® 導熱片,可以加強散熱效果,吸收廢熱更為直接。
▲主機板背部安裝 1 片造型金屬板。
全核 5Ghz 供電散熱強化,GIGABYTE Z390 AORUS MASTER 主機板動手玩
▲造型金屬板於 MOSFET 所在之處,加裝導熱墊負責些許散熱工作。
▲包含處理器風扇在內,本款主機板一共提供 8 個風扇插座。
新一代晶片組
與 Z370 晶片組不同,Z390 晶片組才算是 300 系列真正新一代的晶片組,製程換裝 14nm,並加入 Z370 沒有的 USB 3.1 Gen2 原生支援性,最大可支援 6 個連接埠。另外也納入無線網路的媒體層,藍牙部分還多出基頻數據機,並透過 CNVio 介面連接外部 RF 模組進行 Wi-Fi 訊號與藍牙訊號的收發工作。
▲背部 I/O 採用預先裝設擋板,左側為開機與重置 BIOS CMOS 按鈕,USB 黑色連接埠為 USB 2.0、黃色為 USB 3.1 Gen1(支援 USB 3.0 DAC-UP 2)、紅色和 Type-C 為 USB 3.1 Gen2。
▲4 個黑色 USB 2.0 透過 Genesys Logic GL850S 集線器晶片供享 1 個 USB 2.0 上行連接埠。
▲背部每個 USB 3.1 Gen2 均使用 1 個 Diodes PI3EQX1002B redriver 晶片負責強化訊號傳輸品質,Type-C 連接埠額外再增加 1 個 TI HD3SS3220 Type-C 控制器與 2:1 多工器晶片。
▲RJ45 網路埠由 Ethernet Connection I219-V 實體層晶片負責。
▲無線網路卡選擇 Wireless-AC 9560,透過 CNVio 介面與晶片組連接,支援 802.11ac 雙空間流,5GHz 支援 160MHz 頻寬,連線速度最大可達 1.73Gbps,藍牙支援 5.0 版本。
▲前置面板擴充埠提供 1 組 USB 3.1 Gen 1 和 1 組 USB 3.1 Gen2 針腳,另外還有 2 組 USB 2.0 針腳。
所有 300 系列晶片組當中,Z390 擁有最完整的週邊連接埠數量,GIGABYTE 沒有浪費這個先天優勢,配備 3 個支援 PCIe 3.0 x2/x4 的 M.2 插槽,每個 M.2 插槽均配有散熱片。其中 M2M、M2A 這 2 個 M.2 插槽最高支援 22110,並可相容 SATA 6Gb/s,主機板最下方 M2P 則為 2280 外觀規格,不相容 SATA 6Gb/s。
▲本款主機板安排 3 個 M.2 插槽,且每個插槽均搭載散熱片,內面預先貼上導熱墊。
所有 PCIe x16 插槽均以金屬層加強抗拉扯,但唯有靠近處理器的 2 條 PCIe x16 直接銜接至處理器,提供 x16/x0、x8/x8 通道數目組態,最下方 PCIe x16 則由晶片組負責 PCIe 3.0 x4,並與 M2P M.2 插槽共用,共用時 PCIe x16 將降為 PCIe 3.0 x2。其餘 PCIe 3.0 x1 插槽均銜接至晶片組,且不與其它裝置共用。
▲板緣安排 6 個 SATA 6Gb/s 插槽,其中 SATA3 4、SATA3 5 與 M2M M.2 插槽共用(無論 M2M 安裝 PCIe 或 SATA 介面 SSD),SATA3 1 則與 M2A 共用(M2A 安裝 PCIe SSD 時不受影響)。
獨立 DAC 音質強化
音效 Codec 和先前部分主機板產品相同,繼續使用 Realtek ALC1220-VB,VB 版本就 GIGABYTE 的說法,支援 Smart Headphone Amp 功能,能夠依據耳機阻抗自動調整輸出功率。ALC1220-VB 晶片附近額外加裝 Nichicon 音響級電容作為電源濾波與訊號交連之用。
為追求更好的音質風格,另外加裝獨立 DAC 晶片 ESS ES9118EQ,這款晶片內含 2 個 DAC 和 2 個耳機放大器,訊噪比範圍可達 125dB,總諧波失真最低為 -112dB。當然,這個晶片附近也加裝 WIMA 薄膜電容。
▲ALC1220-VB 音效 Codec 晶片,附近安排 Nichicon 音響級電容。
▲ES9118EQ 負責主機板背部 I/O 3.5mm 立體音輸出,並加裝 WIMA 薄膜電容。
完整評測文章請至電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