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日 星期六

Cambridge Audio Evo 150 評測

如果說現代主義建築大師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的"少即是多"的格言實在很難套用在高傳真音響中,尤其是現今的串流媒體系統。畢竟,他們應該接受所有可用的資源、服務和相關技術。值得慶幸的是,只須添加揚聲器的 Cambridge Audio 旗艦系統,Evo 150 屬於這種思想流派。
特徵

任何拆箱 Evo 150 的人可能都不急於將目光從這個盒子的彩色螢幕和引人注目的側面板移開,但他們很快就會注意到後面板絕對塞滿了插座——考慮到網路串流媒體,這類產品的主要焦點是還不錯。雖然諸如此類的系統通常會提供一些輸入來服務實體格式,但Cambridge已經付出了更多努力來盡可能地包容。

Evo 150 做了前代兄弟最擅長的事情:努力總是做得更好。雖然入門級Evo 75包含線路級 RCA、USB、同軸、光纖和 HDMI ARC 連接,但其價格較高的Evo 150擴展了唱機(MM)、非同步 USB 和平衡 XLR 輸入、第二個光纖輸入以及兩套用於同時運行兩對的揚聲器端子。換句話說,Evo 150 幾乎沒有您無法插入的音源。 

內置唱機放大使Evo成為黑膠唱片愛好者的首選,並且由於其更高的輸出(每聲道 150W 與 75W 相比)和卓越的 ESS Sabre DAC 晶片,可以說它也是任何要求揚聲器的人的選擇,一秒鐘在附近的房間裡配對,或者在他們想要連接充滿音樂的筆記型電腦上配對。

並不是說您一定要充分利用那個繁忙的後面板;Cambridge 裝備精良能讓單人操作。該公司的內置 StreamMagic 平台與其 StreamMagic 控制應用程式一起提供,託管Tidal、Qobuz和任何網路儲存的音樂庫(通過DLNA)。這只是 Evo 150 內置串流媒體服務的一小部分。

Google Chromecast 支援提供Deezer、YouTube音樂和 TuneIn Radio 的輕鬆串流傳輸,而AirPlay 2允許從 Apple 設備進行一鍵式投放。也內建 Spotify Connect 和 Tidal Connect (後者具有播放高解析 Tidal Masters 的MQA支援),以及用於"離線"用的aptX HD 藍牙無線播放 。此類串流媒體平台的主要用戶或音樂管理平台 Roon 的訂閱者可能對 Evo 150 的配套應用程式沒有太大用處,但仍然值得下載以分配預設,它提供了簡單存取特定播放列表或網路電台。您可能還想深入了解其他設置,例如基本的 EQ 調整。

建造

優質串流媒體系統市場正在崛起,在撰寫本文時,Evo 150(及其兄弟)將在該類別中以"最佳穿著"而走上舞台。意識到該產品本質上比其專業的高傳真組件目錄具有更大的生活方式吸引力,Cambridge 生產了一個任何室內設計師都會樂於使用的盒子。

堅固的黑色陽極氧化鋁箱體的正面裝飾有 6.8 英吋的全彩螢幕——非常適合顯示專輯插圖和播放信息,有助於任何手動音源切換或音樂庫瀏覽——以及用於音量和捲動的控制旋鈕。側板採用胡桃木或黑色波紋 Richlite 材質,通過磁性吸附和更換,大概是為了吸引那些優柔寡斷或喜歡定期重新裝飾的人。 

與 Evo 75 一樣,我們不太喜歡排列在螢幕一側的細長"條形"播放按鈕——我們更喜歡使用時感覺更積極的東西,或者更好的是,控制旋鈕中的功能更廣泛– 但這是我們抱怨其實體設計的開始和結束。Evo 150 是一個可愛的工具包。

所以,Evo 150 應該被看到,但它應該被聽到嗎?那些在本評論頂部發現五顆紅星的人已經知道答案,但通常情況下,在比賽的背景下還有更多需要考慮的問題。

聲音

最近對 Evo 75 進行了測試,我們對 Evo 150 有一定的假設,果然,它不會向我們拋出任何曲球。Evo 旗艦也是一個清晰的溝通者 - 清晰而詳細,有力而精緻。

Massive Attack 的 Teardrop 是一則針對Cambridge才能的非凡廣告:通過我們的參考等級 ATC SCM50 揚聲器,廣泛的爆裂模擬聲非常清晰和有效,而大鍵琴的初始動態構建和模式則圍繞該敲擊加以謹慎和關注。漂浮在頂部的Elizabeth Fraser人聲感覺幾乎是天上的。隨著一切的進行,並沒有感覺到像忙著在空間中搶位。

Evo 150 的聲場比其同級產品的尺寸和規模更大,具有更寬的聲景,動態峰值可以在其上展現。它呈現的方式也更加穩固,尤其是通過較低的音域。雖然 Evo 150 在聲音上並沒有超越 Evo 75,但它顯然是一個加強版——因為它的要價更高。

不過,最艱鉅的任務並不是與自己的兄弟姐妹競爭;真正的測試是它如何與這個級別的基準測試相媲美,What Hi-Fi?屢獲殊榮的 Naim Uniti Atom。我們交換揚聲器電纜,立即錯過Cambridge的廣度、深度和拋光。Naim 是一種相對粗糙的聆聽,因為它的聲場更有限,方法更直接。 

然而,這只是故事的一半,因為 Naim 以更大的音樂感來反擊。Mac Miller的2009在引人入勝的、連續的鼓/鈸循環中茁壯成長,並且通過 Naim 的相互作用更加緊密,隨著我們聆聽的進行,證明它更擅長捕捉歌曲的節奏結構。 

雖然 Evo 150 為他直言不諱的Rap說唱提供了一個令人愉快的寬闊視野,但由於其中頻清晰,Naim 也能夠在他的表達中表現出額外的微妙層次。再次,Cambridge更注重技巧,弦樂合奏和鋼琴旋律以可口的豐滿平滑度傳遞。

我們的測試自然而然地從網路串流傳輸到 Evo 的輸入,我們對Cambridge成功地塞進這種尺寸大小的盒子裡印象深刻。如果可以,我們會在連接音訊源時堅持使用線路電平;不出所料,數位路由確實感覺更加壓縮,並且缺乏相同水準的堅固性和細節。 

拿起我們的Focal Elegia和Grado SR325e,我們也沒有通過前面板耳機輸出獲得同樣的寬敞、清晰或精緻,但它對於偶爾聆聽來說是可以接受的。這種類型的產品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想要獲得更多耳機聆聽體驗的人可以隨時添加專用的耳機擴大機。

評判

Cambridge Audio Evo 150 與一對揚聲器配合使用,是一款功能強大且才華橫溢的一體式系統 - 同類產品中功能最齊全、外觀最漂亮且高度直觀的範例之一。它的性能雖然在每個領域都不是一流的,但仍然是選擇像這樣的簡單系統而不是分離設置的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

Evo 150 可能沒有與van der Rohe及其極簡的"皮和骨"方法有交集,但它肯定會在這個以便利為主導的時代找到粉絲。

  • 聲音 5 星
  • 特點 5 星
  • 建造 5 星

文章來源:MSNWHAT HI-FI?